很难用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去概括芝加哥的气质,这是一座有故事的美国中部城市。和东部中心纽约、西海岸重镇洛杉矶比起来,它略显低调,却又魅力十足。 美国最佳大城市第一名 在我的同龄人心中,芝加哥最著名的可能是陪伴一代人记忆的乔丹和公牛队。尽管在出发前,我已经了解到它还是建筑之都,建筑史上有名的“芝加哥学派”诞生于此,在霓虹灯闪烁下的城市天际线,与纽约比起来毫不逊色,高耸入云的、造型独特的摩天大厦在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源代码》《变形金刚3》里频频出镜;它也是美食之都,22家米其林餐厅,法餐、意大利餐、墨西哥菜式以及经典的芝加哥独有深盘披萨,都能在一个城市转角的街区品尝到;芝加哥还是音乐之都,且不说那部让它名声大噪的同名音乐剧本身,从5月持续到10月不同主题的音乐节,以及每天晚上由专业音乐人带来表演的爵士、蓝调酒吧,是喜欢音乐的人前去朝圣的一个绝佳理由。 就算不带任何预期地前往芝加哥,也会被这座城市里各类的博物馆和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惊喜到。带着放空的心情,在湖上端一杯精酿啤酒乘坐游轮吹吹风,或者租一个电动平衡车在城市里来一场主题骑行,体验一把当地人喜欢的芝加哥style。芝加哥复杂又迷人,城市在“新”与“旧”之间蓬勃发展,连续两年被权威媒体评为“美国最佳大城市第一名”。 城市的活历史和后花园 顶着“美国建筑之都”的美名,芝加哥整个城市的建筑离不开芝加哥建筑基金会的投入和规划。芝加哥建筑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组织,除了每年一次的“建筑开放日”活动,常年为游客提供建筑相关的讲座、公共活动、展览,以及85条建筑主题游览路线,比如以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为主题的徒步建筑游览,或者是认识芝加哥河两岸建筑的“水上之旅”,还有乘坐直升飞机从空中观赏建筑的探险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游览都是由当地的建筑爱好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提供讲解导览,他们充满自豪地跟我细数每一座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 芝加哥文化中心便是带着历史故事的建筑之一。这里最初是市立图书馆,后来被改建成文化中心,为市民免费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展览、音乐会、舞蹈演出、讲座。外观是大气对称的希腊罗马建筑风格,里面由2357块木头组成了巨大的穹顶结构。据建筑志愿者讲解员介绍,2008年中心斥巨资进行了一次翻新,选用了最上等的材质,南边和北边的穹顶分别镶嵌了3万和5万块玻璃。南边的绿色穹顶是珠宝公司蒂凡尼做的,在太阳投射下,穹顶部雕刻的黄道十二宫发出莹莹绿光。来自爱尔兰和美国佛蒙特地区特产的绿色大理石,以及意大利西部的马赛克、珍珠贝母和黄铜……可以说,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珍稀的艺术品,让人为它停驻。 看过了城市经典的街景后,我想深入到博物馆中,感受一下芝加哥的艺术文化氛围。可是芝加哥40多个博物馆让我一下子犯了选择困难症,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决定和动物来一场亲密接触。谢德水族馆是美国第一座内陆水族馆,也是全美最大的室内水族馆,里面有7500多种不同类型的水生动物和上百万种珊瑚虫。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学校的教育基地,大人亦可以在这里找到秒回童年的乐趣。 千禧公园,芝加哥的人民公园 坐落在城市核心地段的千禧公园绝对是城市里的头号网红。它是一个绿草成荫的公园,也是一个屡获殊荣的艺术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心。从日出到傍晚,公园的人气居高不下。早上,是遛狗慢跑骑行的当地人,中午夹杂了更多从附近写字楼出来吃着三明治的上班族。当然全天更多的是寻找各个角度来这里拍摄的世界游客。每个大城市必定都有几个深受当地人喜欢的开放式公园,这既是社交场所,也是城市的标配之一,就如同上海的人民公园在城市里的地位。千禧公园连着隔壁的格兰特公园,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德勒天文馆等,组成了博物馆区,比邻密歇根湖,是各类节日活动的举办地。从春天开始,这里免费的音乐会、美食节和舞蹈不断,草坪上席地而坐的当地人,伴着音乐和密西根湖吹来的凉风,能消磨掉整个夏天。 如果说千禧公园是连接芝加哥当地人情感的核心,那么大豆子云门,就是千禧公园的心脏。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的艺术作品,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反射出周边的摩天大厦。在一切社交媒体上,这里都是芝加哥签到打卡率最高的地方,还有不同的攻略,指导如何在不同季节和光线条件下,拍出与众不同的大豆子合影姿势。我在大豆子下面穿行的时候,就恰巧碰到一个冲着豆子摆出倒立姿势合照的小朋友。《源代码》中的一幕就发生在这颗神奇的大豆子前:穿越扭曲的镜像,说不定就能看到未来或者过去的自己。 皇冠喷泉是千禧公园里另一张名片,喷泉细流从一张张肤色各异、年龄不同的充满笑意的芝加哥当地人“嘴里”喷出,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芝加哥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城市,亚非洲移民较多,喷泉形象选取了不同族裔的人群,正是为了展示城市的包容和开放姿态。每间隔一段时间,喷泉就变换一张笑脸,笑脸前是在水池里奔跑嬉戏的小朋友。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和绝佳的地理位置,使皇冠喷泉也成为芝加哥游览人气榜上居高不下的“不可错过”景点。 让人欲罢不能的深盘披萨 传统的美式三件套:薯条、汉堡、披萨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没想到芝加哥之行,却改变了我对披萨的印象。之前看美国厨师真人秀节目,对芝加哥当地的一款深盘披萨颇好奇,要知道越是寻常的国民菜式,要做出花样来可不容易,跟我们的番茄炒鸡蛋一个道理。 此行选择了在网上口碑很好的Gino’s East餐厅,打算试试深盘披萨。这家店是披萨老字号,在芝加哥有4家分店,第一家开于1966年。据说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是店里常客,于是我去店里想尝试总统夫人同款。果然,店里墙壁上挂着不少明星名流用餐的照片,我认识的就有贾斯丁·比伯。店里的用餐传统之一是,允许客人在墙上留下自己的美食感言和签名,于是来店里寻找自己偶像的签名也成了噱头之一。 说好的两人份披萨端上来让我傻了眼:这明明是至少四人份的量。厚厚底的披萨盘里,填满了意大利腊香肠、洋葱、辣椒、蘑菇和番茄酱,有大概4厘米厚的芝士边,顶上洒满马苏里拉奶酪和罗马诺干酪,酱汁满溢,芝士口感浓郁,厚重的芝士能拉开绵密的丝,松脆的边恰到好处。就算不是美式披萨的粉丝,也能从这第一口爱上。当然,披萨爱好者,还可以参加披萨主题的活动,比如在店里动手做一款深盘披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