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倾情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轩:为梦想而战

【文/王婳】

希望无论到多少岁,我的成熟不是世故,保持一颗童心,生活得简单、纯粹、不伪装。

极致又热血的正能量

作家付遥2015年推出了一部名叫《创业时代》的小说,收获无数读者的青睐,其中之一,便是黄轩。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能量非常强大的纯粹理想主义者,我觉得他有点像唐吉诃德,谁也打不倒他。”黄轩说,他一边看小说一边就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于是,他等了3年。小说被改编成了剧本,而他,也终于成为了“永不屈服”的男主角郭鑫年。

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荐剧目”,正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创业时代》将目光聚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行业,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互联网创业者们致意。而黄轩扮演的正是天才软件工程师郭鑫年,演绎了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强敌环伺的商业环境中,凭借一款名为“魔晶”的手机软件,掀起移动互联网革命的故事。

这不是黄轩第一部职场戏,但上一次,是一上来就事业有成的高级翻译官;这一次他要演绎的是一个人物的变化:一开始是创业失败者,却一步步经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获得成就,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显然,这样的“正能量”演起来是非常过瘾的,黄轩说,“郭鑫年”是一个能影响很多人的角色,而首先影响到的就是他自己。在采访中,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因为郭鑫年是一个极致又热血的创业者,所以自己每天进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打鸡血”。“如果用唱歌打个比方,我自己在中低音这里,但他(郭鑫年)可以自始至终都保持在男高音的状态,所以我要一直把自己的劲提上来。”就这样演到后期,有一次剧组聚会,聊到一个大家生活中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黄轩干脆搬了凳子爬上去,自己站上去说了一个小时,就像戏里郭鑫年创业演讲那样……

对于一贯给人“儒雅”印象的黄轩来说,如此“激情澎湃”真的是头一遭。虽然现在他已经逐渐走出这个人物,但这一次的表演,却还是打开了一些潜在的能量。“现在我认定的东西,想要去说服或者影响身边的人,不管是沟通的方式,还是做事的方法,都比从前更有说服力了。”

除此之外,现在的黄轩对“创业”也有了全新的看法:这完全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是随便开个小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的。“什么叫创业,应该理解为创造一个没有的东西。把你脑子里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创造出来,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和可能,这才能算是真正的创业者。”

我的成熟是不世故

在一档节目中,编剧史航曾经这样评价黄轩:“很多男演员表现的光芒很刺眼,很晃眼,但不一定在你眼里一直留得住,而黄轩是有光泽的演员,他就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存在着,你什么时候回忆,他那种存在都会给你一种安慰,那就是光泽的意义。”

《红高粱》《女医明妃传》《芈月传》《亲爱的翻译官》《海上牧云记》,口碑剧一部接一部;《芳华》《妖猫传》大制作、高话题的电影他也是妥妥的男一号,但人们仍然觉得黄轩并不那么“火”。

其实,是因为除了拍戏,黄轩很少参加娱乐节目。采访中,特地问他,会不会参加像《演员的诞生》这一类的节目,他也一口否定了,说自己只想好好拍戏。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简单和纯粹,实属不易。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希望无论到多少岁,我的成熟不是世故,保持一颗童心,生活得简单、纯粹、不伪装。”

所以,拍戏的时候,他紧张了就会跟导演说。兴奋的时候,也不会刻意掩藏自己的情绪。比如,拍摄《创业时代》时,因为男主角是一个情绪特别极致的创业者,黄轩常常要自己一连说两页纸的台词。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情绪和台词卡壳,导演说没事,就从断了的地方来,但他偏偏较劲要从头开始一口气拍顺。找不到状态的时候,他就干脆给自己一顿巴掌,解气的同时也给自己打气。

就是这样一个“演员”,在戏里恣意发挥,而在生活中却懂得“节制永远要比释放难得多”。而习惯了这种节制的他,就变成了娱乐圈尤其特殊的存在。就像他曾经在一个电视访谈中谈起对生活的期许,尤其动人:“我希望我一年里有三个月在为一个角色做准备,另外三个月在拍这个电影,然后还有三个月我在旅行。还有三个月,我希望跟我爱的人,在我的一亩良田,种种地,养养花,喝喝茶,看看书。”

幕后  Behind

除了创业的辛苦,《创业时代》中当然也有“发糖”的时候。这一次,黄轩将携手杨颖,共闯“创业”战场。剧中,杨颖饰演的那蓝,是当今都市白领女性的缩影,她事业有成,独立自主,在郭鑫年的创业路上始终扮演指路明灯的角色。两人一起站上过成功的巅峰,也品尝了失败的苦楚,谱写了一段爱情佳话。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