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封面

下一版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钧甯:想开了的潇洒

【文/王婳】

即使一百次里面能看到一次不一样的自己,那这一次就可以抵消你九十九次的丢脸,那么这一百次都是值得的。

成长的转折最精彩

《如懿传》已经迎来了大结局,但观众们的吐槽依然达到了一个高峰,就连林心如都发微博称“有一种想弃剧的冲动”——大家如此这般“不满意”,主要是因为“皇上太像大猪蹄子”“如懿太专情”“炩妃太恶”……倒是还有一种建议很有意思:《如懿传》太虐,不如改成《海兰传》,看珂里叶特氏怎样从“小白兔”逆袭成气场全开的狠角色。 

后宫“嫔妃”众多,想要脱颖而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钧甯在剧中扮演的珂里叶特·海兰早期性格纯良软弱,是一个被皇后和众多妃嫔踩在脚下欺负都不敢吭声的“后宫小透明”;因为如懿被陷害打入冷宫,中期的她开始变得独立自强,为达目的孤注一掷;到了后期,她更是在重感情的如懿不舍、不忍、不想下手时,火力全开,手撕恶人。“当时看了剧本就觉得,海兰是一个活得特别明白,对很多事情果断清楚,又在整个过程中性格不断有成长、转折的角色,如果可以被诠释得好,应该会有很多人喜欢。”所以,张钧甯在刚拿到剧本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去揣摩这个人物角色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但是到了真的投入到了表演中,她慢慢地觉得自己和海兰的性格中其实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我从小也是特别害羞的人,很怕别人注意我,又极其容易紧张,这个跟前期的海兰很像。后来是因为开始学习表演才把自己打开,渐渐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自在的状态。”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钧甯在表演起来,特别容易感同身受。 

不仅如此,在张钧甯看来,海兰到了后期之后变得理性,也和如今的自己很像,发生事情她首先喜欢用逻辑条理先分析问题,然后再想出决定和应对方法。 

或许可以这样说,在残酷的宫廷生活中,张钧甯希望自己扮演的海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争不抢,但是凭借自己的坚强和独立同样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自古以来,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社会,任何领域都不乏很有能力的女性角色。我认为,性别不应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不应该被性别的因素压抑,去发挥他(她)的所有长处。” 

做自己想做的事最重要

在戏里,张钧甯喜欢这种有成长的转折。而在生活中,她也亲身演绎了常人可能并没有勇气去挑战的人生转折:二十八岁时,除了手中一卷论文,与演艺圈关系寥寥的张钧甯决定到内地发展。在这之前,她花了六年以上的时间拿到法律专业硕士文凭,而接下来要从事的工作可能是试镜超过四十次仍然得不到一个主要角色的临时演员。 

站在事业和年龄的分水岭,张钧甯曾经内心非常焦灼。而娱乐圈尤其是个更新换代飞快的地方,陈冲就曾经在一篇访谈中谈到:在中国,留给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女性角色太少。张钧甯说,因为自己出道比大多数女演员要晚,曾经也不能免俗地因为女演员年龄受限的问题有过恐慌和低潮。但是,三十岁生日时的一次偶然的体验却改变了她。“当天我跟慈善团体一起到蒙古去看我资助的第一个儿童。那趟旅行让我感受到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自己的忧愁其实没那么重要的时候,我才改变了心态。所以我现在的心态是一切顺其自然,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自己的缘分。只要自己一直对表演非常真诚,相信在不同的年龄还是可以诠释不同的角色。”

确实,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些事情想开了,放下了,反而会活得更潇洒,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张钧甯说,不管是大家看到她平时旅行、运动、阅读还是工作,其实她从不刻意在某个阶段一定要去做某一件事情,“自己想做”就是驱使一切的动力。

采访的最后,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问张钧甯:《如懿传》中有很多女性角色,而你扮演的海兰已经被那么多人所喜爱,如果重新让你选,你会想要演谁?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金玉妍。“她虽然一生都在算计,又很坏。但是也有自己的苦衷,和其他人比起来,她又坏得很可爱。”

是了,管你什么正派反派,是否“早领盒饭”,“体验”和“自己想”才是张钧甯的人生信条和行事法则,就像她曾经说过的那样:“即使一百次里面能看到一次不一样的自己,那这一次就可以抵消你九十九次的丢脸,那么这一百次都是值得的。” 

幕后 Behind

《如懿传》的拍摄过程中,让张钧甯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海兰和如懿决裂。因为两人感情一直很好,为帮助如懿,海兰擅自做了一些决定,但如懿发现后非常生气。“周迅的表演是非常灵动、有爆发力的,所以两人在这场戏的情感都很饱满。”张钧甯说。不止剧中与如懿情比金坚,戏外张钧甯也被周迅“攻略”,从她身上学习到很多表演与生活的经验。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