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依然如一位身着白裙的佳人,纯洁高贵,遗世独立。还是要感谢时代的改变,才让大家有机会站在这高墙之内,欣赏外面的风光,而不只是站在墙外观看。 最美城堡,没有之一 从布拉格往南,车行两个半小时就到了南波西米亚州。州内有两个小镇是游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一处是被称为“最美小镇”的克鲁姆洛夫(俗称CK小镇),另一处是因啤酒厂而出名的“百威小镇”布杰约维采(俗称CB小镇)。CK小镇名声更大,大多数人是在去CK的路上,顺带游玩一下CB小镇,一般也就是留两三个小时看看小镇的广场而已,然后便继续赶路。我特意留出一天的时间给CB小镇,因为距离这里三十分钟的村子里,有一个号称是捷克最美的城堡,胡波卡城堡(也译作“赫鲁博卡城堡”)。它因为有着白色的外墙,被称为“捷克白堡”;也因主人喜欢打猎,在城堡里悬挂着几百只鹿角,而被称为“鹿角堡”。 去城堡的公交车,一个小时一班,若是到了周末,上午则只有一班,需要计算好时间。因交通不便,对于非自驾的游人来说,时间成本很高,所以来的人不多。也许是不常看见亚洲脸,旁边的一个捷克小姑娘显得很好奇,一直盯着我看,我侧过头去对她笑了一下,孩子天性纯真,马上也回应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 下车的那一站叫Hluboka n.Vlt.,,pod kostelem,名字有点长,在查询到的攻略里特意强调,一定要在这一站下。“pod kostelem”在捷克语里是“教堂下面”的意思,果然走了没几步就看见一座黄色外墙的教堂,煞是好看。站在这里,已经能远远地看见在高处的白色城堡了。沿着连续上坡的山路走了约二十分钟,它终于出现在我面前。和想象中一样,它没有大多数中欧城堡所具有的那种古老、神秘与沧桑,倒像是《诗经》里描述的那位清丽佳人,沉默伫立,在水一方。 围绕着城堡的是伏尔塔瓦河,它在布拉格还很宽阔,一路奔腾到了南波西米亚境内,已变成一条小河。小河为城堡更增添一分秀美,也连接起城堡主人与帝国首都的渊源。胡波卡城堡自13世纪起,就属于国王领地,城堡最早为哥特风格,后几经易主,建筑外形也改变了很多次。到了17世纪,具有德国血统的捷克贵族Schwarzenberg家族成为了古堡的新主人,拥有它近500年,这才使它的风格稳固下来。 这个家族原本统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1429年起成为男爵,1599年为伯爵,1670年升为亲王,是一个历史悠久,与王室渊源深厚,且非常富有的家族。这个家族在中欧地区曾经有相当辽阔的领地,各个分支的成员居住在数十个城堡里,此行途经的CK小镇城堡和库特纳霍拉的人骨教堂,都曾经是他们的家族资产。而这些地产,都在1940年前后被收为国有,胡波卡城堡也是。 连门把手上都满是故事 走近城堡的大门,门上的把手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只乌鸦凶狠地啄向土耳其人的眼睛。这个设计来自于Schwarzenberg家族族徽的图案,记录了他们曾与土耳其人战斗的历史。大门为木质,异常厚重,且镶有非常繁复的金属装饰,我试着推了一下,竟推不动。城堡中心为一处中空的天井,可以望得见天空,也能让室内的采光好一些。墙壁上镶嵌的是各种兽头,有野牛、野猪等大型动物,但最吸引眼光的自然还是那数量繁多的鹿角了。悬挂在外墙的鹿角为真实的标本,而鹿头则为金属制作,一直露天摆放,鹿头已露出铜绿。鹿角的形状、姿态不一,能根据分叉多寡分辨出年岁。这些猎物想来是为了记录打猎的乐趣,同时也彰显主人的勇敢。 参观城堡内部有严格的路线划分,如客厅和卧房是一个区域,厨房和武器库是另外一个区域。而且必须由工作人员在指定时间带领,不能自由走动,更不可以拍照。从官网呈现的图片来看,内部装饰非常华丽,艺术品繁多,颇具品位。然而,当天是周一,并没有游览内部的团,于是我改为花一百克朗登塔,一览周围的山野风光。 登上塔顶一共有两百多级台阶,前半段宽阔好走,墙壁上依旧装饰着鹿角,且标有姓名、年份和编号,高密度地展示家庭成员的狩猎战利品。让我想起城堡大门外的介绍里有一幅1865年的狩猎图,从画中可见,这项属于贵族的消遣不仅是男士的特权,女眷亦可参与。只见他们无论男女,均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而骏马脚下是跃跃欲试、急不可耐的猎犬,背后则正是通身洁白的城堡。也许今天的我们并不能了解狩猎的乐趣,但打猎其实就是“尚武”的衍生品,是作为贵族,曾经陪伴王室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的证明和传统。 在登塔后的后半段,空间明显变得狭小了,几乎只容一人通过。到达塔顶后,风很大,但视角也很开阔。目之所及是南波西米亚最为典型的丘陵地貌,在绿色的山丘之上,分布着一个个村落,一栋栋房子的红屋顶点缀其中,如诗如画。蜿蜒的小河划分开城堡与村落,也区分开了村民与住在城堡里的贵族。此时,我想起《唐顿庄园》里的老夫人劝慰大表姐玛丽时的一句话:他们也许没想到,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有心的。 一切都是过往云烟 住在城堡里,由村民们种田供养,没事开开派对,打打猎,贵族生活看似衣食无忧,却也并非事事如意。现任家主,Ka rel Schwarzenberg,出生在布拉格的一座城堡里,后来那座城堡变为国有时,他才十几岁。有一次妹妹想回到以前的家看一看,于是他们买了门票,由一位年轻女导游带领着进了城堡。“那里依然是我的家,墙上的画像依然陈列在原位,”他说,“但我又觉得陌生,因为那里现在是一年有十二万人参观的地方。” 对这个家族来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留存在血液里的责任感还在。Karel Schwarzenberg是捷克的一位政治家,曾担任参议员、外交部长,并竞选过总统。他谈及小时候的生活,说他所受到的教育是:贵族是保卫王室的成员,也要对属地的人民负责并且保护他们。他在从政之初,并不被人看好,因为他的贵族身份,人们觉得他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对捷克人民的需求和疾苦又能了解多少?但后来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他出身于这样富可敌国的家庭,所以没有政治图谋,他的贡献也就更纯粹,能更好地为人民发声。 拉回思绪,眼前是城堡的花园。若在下面看时,还不觉得特别,到了上面才发现非常规则和整齐,颇具英式园艺之风。的确,这个城堡的特色之一,就是仿照了温莎城堡的外形和园艺,这是主人自英国归来之后对城堡进行的改动之一。花园之外是一条延伸进森林的小路,适合散步。虽是阴天,但秋色旖旎,金黄的树叶与红顶屋相映成趣,远处教堂的尖顶出现在视线里,与城堡遥相呼应。到了整点,教堂的钟声响起,回荡在这片土地上。城堡的另一端是新建的、绿浪般起伏的一块高尔夫球场地。如此山青水绿的景色,不能被独享,也要供大众消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