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爱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零后“辣妹子”十年磨一针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用湘绣的散套针结合法国Dmc的纯棉绣线绣成的拉布拉多

    潘哒因为口袋喵的创作者Hiroko Kubota开始绣猫

    惟妙惟肖的小狐狸

    潘哒

咧嘴笑的拉布拉多、眨眼吐舌的萌猫、精致素雅的花草……乍看这些绣作,你可能会误以为,那是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油画,它们活灵活现的模样仿佛在下一秒就要跃出画面,但如果仔细观察,那细细密密的针脚会告诉你,它们其实都是潘哒以针代笔“画”出来的。

岁月静不如心头好

“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素来以形象生动、质感逼真而闻名。刚三十出头的八零后姑娘潘哒并不是传统湘绣的传承人,而是致力于研究新派湘绣,将欧式刺绣和湘绣融合,独树一帜。她的绣作即便不打上水印,也已经烙上了潘哒的标签。 

除了拥有一些绘画功底之外,潘哒对于刺绣完全是零基础。但因为家乡是湘绣的发源地,潘哒一直在浓厚热烈的刺绣氛围中长大,见惯了遍地的湘绣厂,听惯了外婆踩着缝纫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让她和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潘哒生长于教师世家,虽然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但毕业后依然按照家里的意愿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但这份“稳定的工作”却一直让潘哒的心无法平静,这位“辣妹子”虽然平日里刺绣时总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但她的骨子里却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 

十年前,当她在日系杂志上看到欧式刺绣时,平日积聚的烦闷感一扫而空。她瞬间就被那些新颖别致的纹样以及细腻饱满的色彩所深深吸引。潘哒不仅海淘了原文书,且一点点自学摸索,只有一点日语基础的她几乎就是边学边猜,不知不觉她已积攒了上百本原文书。 

最初学欧式刺绣的时候,网络资源并不丰富,潘哒只能在相关论坛里跟着网络上的刺绣达人学习。她在论坛学习了三种针法后,因为一次外出旅行没有按时交作业,就被老师给踢了出来。这让潘哒非常不甘心,她暗自下决心,即便是自学也要比她们绣得好。 

“欧式刺绣其实是很‘规矩’的,比如说A点到D点,B点到C点,它是有一个模式的,比较呆板,包括线距是一毫米还是三毫米都有规定的。”这让潘哒也曾陷入迷茫和瓶颈,但她渐渐发现,其实更随性些,就像画画一样,刺绣呈现的效果会更好,“就是说你不要老盯着,或者隔远一点看,过一段时间,某一天再去看,突然我就想明白了,原来之前是太呆板,或者说太刻意了,其实写意点挺好的。” 

打通了任督二脉,潘哒的绣技越来越好,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找她请教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潘哒干脆和朋友开了一个网络班,很快就聚集了几百个学生。虽然,潘哒已经进阶到了“教”,但她依然不忘继续去“学”。 

潘哒非常喜欢日本“口袋喵”的创作者H i r oko Kubota,机缘巧合下与她有了信件往来。两人一直相互交流着刺绣技艺,Hiroko Kubota因为潘哒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的刺绣,而潘哒也因为她才开始绣猫。 潘哒觉得Hiroko Kubota的刺绣是像油画般的填色方式,并不太适合用来绣小动物,于是她脑洞大开,开始尝试加入湘绣的针法,用叠加的手法,让动物毛发层层叠加,果然效果更好看。很多人最初就是因为潘哒绣的小猫小狗而关注到潘哒和她的绣作。 

将物绣“活”才是真的学问

好不容易摸透了欧式刺绣,但遇到湘绣,潘哒又回归到了“菜鸟”的状态。所幸近水楼台先得月,要知道湘绣对于这个长沙妹子来说算不上什么难题。 

敢做敢闯的性格让潘哒二话不说就跑去了湘绣之乡沙坪镇求学问道。“我胆子大,不管不顾地,带着我的作品去给当地的绣娘们看,碰了钉子就继续换一家,然后就碰到了现在的师傅。”潘哒的天分得到了师傅的肯定,她并没有正式地拜师学艺,遇到问题才来跟师傅请教,两人相处的方式更像是朋友。 

按传统湘绣来看,潘哒的配色显然太素了,师傅虽然吐槽过,却也告诉她配色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审美来调整。碰到有些不外传的技艺,师傅也会避讳。但机灵的潘哒就采用迂回战术,她先去网上搜一些资料来研究。“可能因为我脑洞比较大,比如我猜怎样能让线由粗变细,然后我就推断出一个理论,等见到师傅时我就跟她说,你就点头或者摇头就行了,她也没辙。其实,在我告诉她我的推断的时候,她显得很震惊,我就已经知道我猜对了,甭管她摇不摇头了。”潘哒说。 

经过一遍遍尝试改良,一遍遍请教师傅,潘哒已经从最初只会欧式刺绣里单调的长短针,到如今能自如地驾驭七十多种针法,比如平针、双套针、散套针、打籽绣、盘金绣、鬅毛针等等。她还大胆地将湘绣所用的金贵的真丝底料舍弃,而是采用欧式刺绣实用性更强的棉麻底料,在针法上将湘绣的细腻与欧式刺绣的变幻多样相结合,互相成全。

然而技法都是熟练功,潘哒认为刺绣技法可以练得出来,但如何才能将物绣“活”,才是真正的学问。如果看过潘哒的绣作,相信都会对那幅绣着名叫Duncan的拉布拉多犬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幅绣品和潘哒参照的原图几乎一模一样。这是潘哒用湘绣的散套针,结合法国Dmc的纯棉绣线,至少绣了八层,用了上百种颜色的线才绣制而成的。

潘哒说,比起绣猫,绣狗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猫的脸没那么立体,基本上是扁的,可狗的话,突出的地方很多。我还要参考照片拍摄时的光源从哪里来,它的明暗关系和灰调,加上环境色的影响,然后再来规划我应该怎么配色,哪里浅哪里深。就是说你整体要有个构造,然后它才能慢慢呈现出立体感。”这幅定制作品远比看上去要更复杂,潘哒断断续续绣了一整年才得以完成。

要细心更要走心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物,或者说花草树木,要抓住它们的神韵,还少不了细心的观察。“它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它的整个走势是什么样的?如果是花的话,还相对好办——花瓣所有的脉络都是往花蕊去的,秆子都是从地下往上长的。而动物的话,每一只都长得不一样,你得留心观察,但很多人好像看个大概就结束了,它到底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会这样?动物是什么样的性格?他们不愿意去了解。我接到定制的工作,就要跟主人聊天,会问很多事,比如小猫小狗的性格、习性,或者和主人讨论他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气质,等等。”除了对定制作品要有针对地进行了解,平时潘哒也是一个有心人,她非常喜欢观察自然和身边的事物。 

“平常我会扛着单反出去拍照,喜欢拍微距,因为放大之后,很多细节我能看得更清楚。”因为诸多因素,潘哒家里不能养猫,但身为爱猫人士,一旦出门有机会就会“吸猫”:“有时候还会让猫趴在我身上睡觉,这会和小动物有一种很亲密的感觉。” 

潘哒也很喜欢自然风光,每去一个城市,她就会去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和花市。“我喜欢去这些地方,或者有时候就跟朋友一起去乡下采风,因为很多美的东西都是大自然给的。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也都很漂亮。”这种采风并不是走马观花,潘哒如果想研究某一种花,她就会在花期安排密集的采风。 

比如,潘哒很喜欢樱花:“如果勤快一点,可能两三天跑三四个公园,扛着相机去拍摄,从各种角度,真的有很多东西可以看。我最喜欢天气晴朗的日子,最好再有点风,然后,我就在樱花树下看着,发呆。可能在一棵树下,我要待上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种观察让潘哒收获很多,比如她再也不会分不清桃花、梨花、樱花、海棠花。“我觉得,作品要做得好,跟你对事物的认知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动物为什么生气?它想表达什么?通过观察,你会更了解身边的事物。所以,如果我看到有张力的花,刺绣的线条就可以用力一点;花是舒展的,力道就可以缓一点;花是没劲的,你又该怎么画?我在刺绣的时候,就会这样去思考。” 

今年是潘哒接触刺绣的第十个年头,是颇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她最近正在忙着筹备自己的第一本书,是以花的姿态为主题的花草刺绣笔记,预计会收录一百二十种花草刺绣作品,以及一些相关的教程,也算是给自己这十年的一个小总结。 

为了早日完成这个人生中的小愿望,现在的潘哒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基本上都在工作,她一边希望自己可以过得更从容一些,一边又把明年的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她想要设计出一套二十四节气的主题绣作,还想着把目前反响热烈的《狮子座》扩展成完整的十二星座,还有她想了很久的独角兽和美人鱼……她说,年纪大一点了,开始想要多一点童话色彩,想尝试一些可爱又不俗气的创作,她说,希望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手作职人,为大家带去美好:“大家觉得看我的作品很安静,有人告诉我,在工作特别辛苦的时候,会把我的微博,特别是我的作品从头翻一遍,说觉得很安心,人就稳下来了。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感知的,但我觉得,你能从我这里获取一些美好的东西,这就很好。”同时,潘哒也希望自己的刺绣作品可以成为一种媒介,她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湘绣这门技艺,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刺绣的美。 

Qa 生活周刊×潘哒

Q:关于刺绣,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难的?

A:技艺上其实没有什么特别难的。难的是,每次做大作品,会很劳神伤身。曾经我绣过一个差不多等身高的孔雀,大概长一百六十厘米,是一个客人的定制,大概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虽说不是天天在绣,但也很耗时,主要是因为它要用到服装上,比较复杂,非常需要耐心。

除了要我自己有耐心,定制的人也要有耐心才行。现在大家都喜欢很快,如果一个作品要等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他觉得他不想等,就会来催,有时候催这个状态,其实对我来说还蛮为难的。这可能就是创作和商业结合的一个矛盾,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来平衡。

Q:十年刺绣,你觉得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A:首先,我性格好了很多,很多人觉得刺绣的人应该性格都很好,但我并不是。因为湖南姑娘本身就是“辣妹子”,再加上我小时候很调皮,什么捣蛋的事情我都干过,我也没想过以后会做刺绣。当有人跟我说,通过我的作品,让他们觉得很安静,我觉得能给别人带去好的东西,或者积极的影响,我挺骄傲的。通过刺绣,慢慢我自己的性格也变好了许多。

其次,通过作品跟别人交流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以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城镇姑娘,这种人生可能不会出现在我的记忆里,但是突然就这么实现了,出书也好,认识不同的朋友也好,出国比赛也好,或者说跟全世界做手工的朋友交流也好,都是我以前没办法去想的东西。另外,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