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倾情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笔畅:够真的人才够美

【文/陈宏】

从坚持跑马拉松、坚持一个人去国外旅行看出来,确实,拥有这样坚定意志的,都是内心特别强大而充盈的人。周笔畅,活得够真,也因此够美。

“我可能不太适合综艺的氛围”

虽然堪称是中国选秀界的第一代资深前辈,但周笔畅做综艺节目的导师,却是第一次。只是,她的这个第一次,着实让选手们印象深刻:第一期节目中,周笔畅严格筛人,对演唱出现小瑕疵的选手直接说:“不用解释,我们听得出来。”当学员唱歌出错,她会第一时间指出:“你有个很明显的错误,但是我没有按。”严格而且直言不讳,让她的一组“笑容逐渐消失”“王之蔑视”的表情包在网上广为流传,被网友们调侃为导师中“一个没有感情的红灯杀手”。

为什么如此严格?其实这也是周笔畅直到今天才肯“出山”做导师的原因。她说,自己特别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选手:“其实在录完第二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上综艺节目,可能自己的责任感太重了,所以会相对比较严肃,不太适合综艺的氛围,但也会强迫自己一点点适应。”

因为是歌唱类的选秀,所以周笔畅特别在意学员们的专业素养,比如一位选手,舞蹈功底非常突出,但在唱歌方面差强人意时,另外两位导师求情挽留,而她很直接地说:“我希望我的战队是可以唱现场的。”在她看来,唱功是自己不可妥协的底线,而这也是为了选手们的未来着想,昙花一现的人太多,所以还是要脚踏实地努力、靠自己本事吃饭。

但是,严格的周笔畅并不毒舌,她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却从不会越过专业领域去批评选手。她爱才,可以对实力突出的选手直言:“我们队看到了希望,你让我们战队变得更加有活力。”她也很温暖,对一些即将离开舞台的选手,会说出诸如“太有个性不是一件坏事,大家肯定能记住你,因为我已经记住你了”的暖心话语。

当然,随着对节目的认同度提高,首次做导师的紧张感逐渐消失后,原本大家熟悉的周笔畅也不时闪现——出口成梗也成了她的标签。比如,她会对自称母胎单身的女选手发起灵魂拷问三连:“为什么至今没谈恋爱?没男生追吗?凭本事单身什么意思?”比如调侃选手:“要不你换条绿色裙子,站在她们旁边当绿叶吧。”

“我确实不喜欢说废话”

有人说,明星做导师,可以见到她私底下的人格。虽说这话不是对所有明星都适用,但对周笔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她对选手严格,对唱歌功底要求严苛,是源于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这些年来,很多人都怀念当年唱《笔记》的那个周笔畅,但她对自己的音乐之路,却有着坚定的目标。她尝试了很多风格的音乐,从不去刻意讨好粉丝或大众:“我不局限于某一种音乐类型,一直在做的音乐都是偏小众。往往我会根据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做下一张专辑的规划,专辑的灵感都来源于我平时喜欢听的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像现在,下一张专辑正在筹备当中,会和很多国外优秀的音乐人一起共同创作。”

除了音乐,对于自己明星艺人的身份,她也秉持同样的高冷态度。大部分明星都在想着点子通过微博等平台和粉丝互动拉人气时,周笔畅的微博永远是言简意赅的,甚至连自拍都很少。她说:“我确实不喜欢说废话,当然,也不绝对,要看状态,因为有时候说着说着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自拍只是完成功课,我也不太喜欢——说实话,我也知道现在是个social media的时代,但是我真的不太热衷于这种事情,现在做的也只是‘完成工作’,不知道这样多逼自己,以后会不会慢慢爱上一点。”

对于这样的自己,周笔畅挺满意,因为她活得自在。她曾经也有过很在意外界评价的阶段,但事后发现,在意这些评价时自己反而变得更迷惑,不知道要怎么做,现在坚定了,会知道怎样的自己才是最好。

亮点  Highlight

对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梦想通过选秀来成名的歌手来说,周笔畅已经不仅仅是一位明星,她更是一个符号,是一种目标。可是,等他们真的站到周笔畅面前,想获得一些经验和提点时,却发现面临的很可能就是淘汰!在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下一站传奇》里,周笔畅出道十三年来首次担任导师,却迅速赢得了“灭灯狂魔”的“美名”。“如今的选秀环境太过于浮躁,成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容易,但想要长久却很难。所以作为导师,一定要对选手们严格一些,让他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这是她对自己为何如此严格的解释,这其实也一直是她做人、做作品的准则。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