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请简单介绍下中式花艺和欧式花艺的区别? A:我觉得中式花艺更注重的是线条感的呈现,会赋予作品自然和灵动之感。欧式花艺更注重的是整体块面的搭配,注重作品整体的饱满度和颜色的鲜明度。另外欧式花艺还非常注重花艺的架构部分。有时候搭建和制作架子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插画可能只有一个小时。这个整体都是灵感的产物。 Q:在创作过程中,哪一次创作是你认为遇到过的最大挑战? A:原先我们创作的大多是比较小型的作品,直到近期我们受邀做了一些大型的花艺场景布置,这就需要我们的作品和品牌调性非常吻合。比如针对跑车品牌阿斯顿马丁,我们就设计了跑道和胜利之门,也得到了品牌方的喜爱。 Q:你创立花艺品牌的初衷是什么? A:在国外学习了很多年以后回到中国,我就有开设一家与花艺相关的设计公司的想法。但我们也有自身的明确定位:除了为品牌服务以外,我们希望小到每家每户,让大家都可以了解到花艺技巧。我有一些朋友也是喜欢花的,但他们不擅长摆放或色彩搭配。当我教会他们一些很简单的技巧后,他们会看到花朵有了很大的变化,会对花朵的灵动和优美非常惊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花的美好,花艺从来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事物。 Q:为什么会以高跟鞋元素来进行设计? A:其实我的很多作品就是想到就去做了。创作“高跟鞋”是因为我学过国标舞,我也喜欢穿高跟鞋。再如“魅动”灯饰,是因为我看到工作室的台灯,就突发奇想,觉得要做一盏特别美的灯。我认为创作是随性的,无所不在的。 Q:在设计“高跟鞋”这件作品时,为什么使用了绿色?这种颜色并不是常见的高跟鞋的颜色。 A:一方面是因为我崇尚自然,也希望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使用的那些小雏菊都是课上老师剩余下来的。我觉得它们被扔掉非常可惜,因为花是有生命的。于是我从垃圾桶里把它们捡了回来,再创作了“高跟鞋”。 Q:说到你的作品,不少名字都是有关幸福、美满、喜悦这样一些乐观积极的词汇。这是否与你想要用花艺传达给人们的快乐有关? A:的确是。我的英文名是JOY,就是“快乐”的意思,因为我想去传递快乐和美好。在国外学习时,当地人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每家每户都很快乐。回国后我觉得大家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我想以花为媒介,为大家舒缓情绪。比如来到我们工作室进行花艺学习的人,他可能不会把不开心的心情表现出来,但是我们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感受到。花艺学习就是一个释放的过程。一两个小时以后,他就恢复了往日的笑容,也愿意打开心结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心事。那一刻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