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创意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花一天堂

【文/周琳琳】

    JOY与她亲手制作的作品合影。

    JOY与英国花艺导师合影。

小女孩的奶奶是一位快乐的女性。她有一个漂亮的小花园。奶奶经常会带着小女孩穿好套鞋、戴上手套,拿着各种工具,去挖土、换盆栽、洒水……小女孩觉得,比伺弄花草更重要的,是奶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她在芬芳满园中慢慢长大,感受到无比的快乐。这不是童话故事的开头,而是发生在JOY身上的真实经历。“园艺奶奶”就是她的启蒙老师,使她从小就对花有一份天然的喜爱。尽管她之后曾前往芬兰学习临床医学,回国后又担任过儿科医务工作者,但她还是再度选择了与花艺相伴。

“30岁生日一过,我觉得好像要做点事情了。”

其实从2008年回国开始,她已陆陆续续地学习了各种花艺,至今已有十年左右,并对中式、法式、英式、日式、韩式等不同类型的花艺都有自己的心得。不仅如此,她还深入地学习了花艺背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以及文化所赋予的独特花艺风格。她偏好英式花艺,因为她对其反映出的礼仪文化很感兴趣。“这也和我的奶奶有关。从她身上,我看到女性的优雅和仪态。”

JOY最后学习的是少儿花艺,因为原先她曾是一名少儿医务工作者。她希望孩子们可以从小接触到美好的事物,希望孩子们和她一样从小感受到花所带来的恬静的生活。“我们正在努力让更多家庭对此有所了解和参与。”对孩子们来说,花艺是一件神奇又有魅力的事情。他们眼见几朵小花一会儿变成了家中小狗的模样,还能变成电影里的胡巴……更神奇的是,再过一会儿,他们手中也出现了可爱的小动物或卡通形象。“这不仅带给孩子们童趣,还会带来自信。这是花艺和少儿心理结合的‘化学反应’。”

谈到回国的原因,JOY表示是源自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她的家里有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事物,特别是衣橱里那件妈妈赠送给自己的旗袍,体现了东方女性的美。由这件旗袍,JOY还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顶与旗袍相配的红花冠。JOY的外公是一名京剧演员,花冠的灵感还来源于戏曲表演中的头冠。旗袍的温婉内敛,花冠的张扬华丽,两者相配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对JOY来说,她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点点滴滴。在国外学习时,她还为当地的芭蕾舞舞者设计过婚礼的花裙、花环和手环。花裙既是芭蕾舞演员的舞台工作服,也是他们的结婚礼服,芭蕾舞者觉得穿着这特别的舞裙结婚,特别能体现他们的身份。而JOY用花朵营造出了浪漫、唯美的氛围。

JOY认为,花艺绝非只是简单地把花插在花泥中,而是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她的作品有花冠、舞裙、台灯、拱门、摩天轮、高跟鞋等。这或许就是JOY和自己的花艺团队想要做到的事:通过他们的双手,用花朵在不同的载体上表现出美好的寓意,制作一件件手工艺品,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由她带来的“joy”。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