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职教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IHK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次落地上海

记者 刘春霞

记者 刘春霞

近日,上海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这是IHK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首次落地上海。现场,“上海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认证中心”也正式授牌。未来,学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在上海即可参加和德国本土IHK相同内容的考试,并获得德国IHK吉森工商会颁发的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践操作,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次上海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成立,是我们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张伟罡表示,基地将开展双元制教育师资与学生获得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组织、考试评价、证书颁发等工作,积极促进上海职业教育课证融合,为社会、企业培养从事生产技能、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双元制人才。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李琦明介绍说,培训基地主要是针对师资力量,国内职业教育的老师,经过培训之后,可以掌握德国双元制培训的教育理念,具备授课能力,能够让国内的学生将本土的教育技能转化成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同时也符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和要求。

这样的培训体系建立后,学生将受益匪浅。对普通学生来说,除了完成我国中职体系的教育外,还能通过整体的培训,符合德国职业培训的要求。“(学生)在(中职)毕业之前完成考证,毕业后所取得的学历将得到德国认可。在此基础上,就能实现国内、国外的接轨,也就是

‘3+2’接轨模式。”李琦明说,“3+2”模式即3年在国内进行中职教育学习,2年在德国进行进一步的本科职业教育学习,学生不光能够取得国内中职的证书,也能取得德国的职业教育学历。

记者采访获悉,上海IHK吉森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将提供机电一体化工、工业机械工、模具机械工三个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服务。目前,首批20位老师已经完成了四个培训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后续相关落地工作力争在一年左右完成。也就是说,最快明年,学生就有望能报上述三个专业。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