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搞发明创造,短短七八年间就获得了9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创荣誉并手握9项国家专利,在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9年级(1)班的吴增阳是同学们公认的科创小能手。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中,吴增阳成功入选。 小小年纪就荣获众多科创荣誉,吴增阳是如何成长为科创小能手的?10月14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学校,探寻了他的科创之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 “小拆家”爱上科创 生活中的场景都成为发明创造来源 出生于2009年的吴增阳从小就爱天马行空问很多问题,还经常拆电子表、游戏机等各种物件,是家人眼里的“小拆家”。发现他的这些爱好之后,爸爸吴帅想着可以培养他的科创兴趣,于是带着他参加进博会、工博会等各种展会,接触先进的技术,结识热爱科创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时,对科学自然等课程很感兴趣的吴增阳参加了杨浦区少科站的科创小组。“起初我的科创思路都是从‘自我’出发,天马行空设计一些自认为高科技的物品,最后都无法实现,这让我很沮丧。”后来,科创小组老师的一番话让吴增阳豁然开朗:科创源于生活,科创服务生活。“渐渐地我开始关心身边的事物,越来越关注生活细节,生活给了我许多的启发,我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吴增阳说。 每到换季时,吴增阳都容易感冒发烧,在医院治疗时,他发现了问题,“小朋友的血管较细,而且因为害怕会挣扎,给护士准确扎针带来了困难。另外,有时候输液时要上厕所,举着输液瓶走来走去非常不方便。”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吴增阳动起了脑筋。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比对市场上各类产品,妈妈的USB暖手宝、弹性运动鞋带、衣服上的尼龙搭扣以及自己最爱的MP3、运动时的手机臂包和充气颈枕等给了他灵感,于是“输液小帮手-儿童输液辅助装置”和“充气颈枕输液架”两个小发明诞生了。 拿着放大镜看世界 让小发明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这两个小发明,给吴增阳带来了一系列的奖项,2022年他带着四代“充气颈枕输液架”参加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评选,获得了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 “‘让小发明成为人们的好帮手’是我的科创宣言。小发明从生活中出发,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我搞发明创造最初的目的。”进入初中后,虽然学习压力日渐增大,但吴增阳没有停下发明创造的脚步,六年级时他还设计了一套“中共一大会址智能导览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智能门禁和导览机器人。”吴增阳介绍说,每到节假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都有很多人参观,但有些游客不知道要提前预约,于是就想用这样一套装置让人们更方便预约,“即便没有预约,也可以和智能值机人互动,增加一些乐趣。” 在爸爸吴帅眼中,吴增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很多问题都是他发现、提出的,然后老师再给他指导,对他来说,科创源于生活,拿着放大镜看世界,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而他也喜欢探索。” 积极参与科普宣讲 带动更多同学喜欢科创、爱上发明 二年级至今,吴增阳在科创的道路上收获满满。目前,他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版权,国家及市级科创类奖项90余项。同时,荣获了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全国红领巾奖章“个人五星章”,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中国少科院“小院士”等荣誉称号。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喜欢科创、爱上发明,吴增阳还积极参加科普宣讲和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吴增阳深感荣幸:“获得这个荣誉是很不容易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努力学习,做更多小发明,为人民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