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百年前的科幻小说如何描绘未来?

记者 郦亮

记者 郦亮

近日在上图东馆5楼美术文献馆举行的“未来之未来——上海城市摄影数字修复展”,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科幻小说里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上图历史文献中心95后研究人员马清源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摄影数字修复展,旨在向读者呈现近代以来上海天翻地覆的变迁。

既然要讲好故事,对老照片进行数字修复甚至是二度创作,那就必须有深厚文献研究进行支撑。为此,团队在一批近代科幻小说中寻找线索。

他们研读了100多年前在报章上连载的“高阳氏不才子”的小说《电世界》。而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的《新石头记》、陆士谔的《绘图新中国》、毕倚虹的《未来之上海》等作品都对以上海为中心展开的未来城市进行了细节刻画。“我们采取了将小说文本穿插于展览全程,以上海整体城市印象开篇,从交通、文娱等角度逐渐展开,最后回归生活细节的展区规划。”马清源对记者说。

除了别出心裁的“故事性”之外,这个摄影修复展的修复技艺也值得关注。展出的老照片不仅更为清晰,有的还有动画效果,甚至加入了二次创作的元素。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AIGC应用案例,以及数字展项的呈现方式。

据悉,照相技术1844年传入上海。上海图书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照片公藏机构之一,馆藏涵盖历史原照、玻璃底片、胶卷等多种类型。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