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立德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第四次夺冠

法治标杆学校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 郭漪

“学法用法,崇德尚法”2024年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决赛近日落下帷幕。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斩获上海市初中组冠军。这是该校在“新沪杯”历次初高中组决赛中获得的第四个冠军,也是初中组代表队继2014年摘得桂冠后时隔10年再次夺冠。据悉,屡次夺冠背后除了参赛团队积极参与赛事的准备,更重要的原因是华政附中在七十载教学生涯中凝练出的“尚法”实践。

记者 郭漪

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从2009年起举办至今已走过16届,华政附中初中组分别在2013—2016年进入决赛的最终争夺,于2014年首次夺冠。今年的赛事从3月起就正式开展培训。在面对竞争对手强势蝉联的重压下,华政附中四位队员杨斐媛、高忻、邓博、王喻之在指导教师王宗颖老师的带领下沉着面对、积极准备,不负众望实现了最佳成绩新突破。同学们既要努力完成学业上的任务,又要努力平衡好日常学业与比赛之间的关系。在暑假中,四位选手也不断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点,他们会通过线上互相组队复习,巩固基本法律知识、关注时事热点,为决赛做准备。

“有的同学从预备年级起就参加过法治类拓展课的学习,展现出对于法律知识的兴趣与热爱,在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不仅是比赛上获得成绩,个人自身的法治素养与法律逻辑思维也有明显的提升。”指导教师这样评价道。“一次次的培训,更是让我对曾经深不可测的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过程中,我更是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条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赛后一位队员感慨道。

校园里处处彰显浓郁的尚法氛围

据悉,今年10月,华政附中迎来70周年校庆。奖杯正是最好的献礼,是华政附中从一所普通中学,成长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排头兵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标杆校的最好见证。

2009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学校由番禺中学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依托华东政法大学,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建设“管理重人文、课程有特色、课堂讲民主、师生能自主”的以尚法为特色的高质量完全中学。2018年,学校挂牌成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以尚法特色为抓手,华政附中构建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明德、尚法、精业校本课程为支翼的“一体三翼”的课程体系。学校先后开发了40多门尚法校本课程 ,如《生活与法》《模拟庭审》《模拟听证》等。在课堂中,学校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形态,基于平等、自主、合作、个性等理念构建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课堂。

尚法特色还撬动了学校运行机制变革,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事务中心自主参与校园事物的管理,成为校园的小主人。尚法实验室、模拟立法厅、模拟仲裁庭、模拟听证厅、模拟政协厅……校园内处处彰显着浓郁的尚法氛围。

以校园为坐标,华政附中的学子不断走向更广阔的法治实践天地。近年来,华政附中学生参与10多部国家、地方立法修法意见征询,提出140多条建议,开创了中学生参与国家立法的先河,受到了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高度肯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就是来自华政附中的学生。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