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文化生活

上一版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级工程》

◆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级工程II》节目组 

◆绘者:石子儿童书、哐当哐当工作室、黄架鑫 

◆出版方:人民邮电出版社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系列图书依托纪录片《超级工程II》,从儿童视角出发,结合这些超级工程的科技含量、难度、体量,选取其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孩子感兴趣或鲜为人知的知识点,以生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工程现场和科技知识讲解。

书中配以或场面恢宏、或细致入微且唯美大气的手绘画风插画,唤醒孩子的五感,带领孩子“亲临”超级工程现场,看工程师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给孩子带来一场长知识、开眼界、阔格局的科技盛宴,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铸就科学梦想。

《了不起!中国路》

路,连接了大中国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有高原、有大山、有峡谷……在很久以前,这些自然屏障使人们出行困难,交流不便。而今,一条条路把中国各地相连贯通。从川流不息的城市道路,到穿山越水的高速公路;从穿越高原的青藏铁路,到纵横交错的高速铁路……各种各样的路,如同神奇的魔术师,让我们轻松去往远方。

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总里程也从“追赶”走向了“领跑”。中国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已成为世界的标杆!

悬崖上的挂壁公路

瞧,崖壁上的那些洞口,它们仿佛连成了“之”字形,这就是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挂壁公路。这条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公路像一条有窗口的隧道,穿行其间时忽明忽暗,俯瞰窗外则是万丈深渊,真叫人胆战心惊!

在悬崖上修路真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但锡崖沟的村民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们用了30年的时间,一钎一锤凿出了这条奇险之路!这是中国最早的挂壁公路,堪称世界奇观!

“从前,沟里的人进出村需要手脚并用,像徒手攀岩一样翻越大山,艰难且十分危险。”

“现在这条路与天安门、鸟巢等一起入选了‘新中国60大地标’呢!”

探秘“愚公”凿路

1.定“之”字形方案

这里的山异常陡峭,像用巨斧劈成一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尝试,最终在峭壁上规划出一条“之”字形路线。“之”字爬坡,道路不再陡峭,而是变得平缓,行车也会更加安全。

2.顺崖凿洞,开窗排石

顺着崖壁凿出缝隙,塞进炸药炸出洞口。沿着洞口用钢钎、铁锤等简陋的工具往里凿,一天最多也只能凿1米。越凿越深时,为了施工方便,就在洞的一侧每隔10余米凿一个窗,这样不仅能通风、透光,还方便就近排出碎石。

3.“蜘蛛侠”上场

凿窗时,遇上洞里凿不动的地方,村民就把绳子绑在身上,从崖顶吊下,像“蜘蛛侠”一样悬挂在半空中,从崖壁外面往里凿,这极其危险。后来通车后,这些天窗就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险阻变通途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看,眼前的这条隧道是陕西省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它单洞长18.02千米,贯通了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这条隧道通车后,只需要15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穿越秦岭终南山啦!

这么长的隧道,内部的通风、排气,还有防灾救援等问题,在当时可都是世界性超级大难题!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工程师是怎样发挥聪明才智,掌握制胜法宝,破解难题的吧!

“小北,隧道里的学问多着呢!”

法宝一:隧道里又高又粗的“烟囱”

你看到叫竖井的大家伙了吗?它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烟囱”,是用来解决特长隧道内部通风和尾气排放等问题的,在工程上,这叫“竖井通风技术”。这条隧道的竖井可是当时全世界口径和深度最大的呢!

法宝二:隧道里的应急门

如果隧道内发生紧急事故,大门和小门就会开启,起到疏散交通的作用。注意,短隧道里可没有这样的大门和小门哟!

法宝三:隧道里的多重安全保障

隧道内还有完备的监控设备,包括摄像机、火灾报警器,可以全过程、无盲区地实时监控,保障隧道行车安全。隧道太长,司机感到疲劳、枯燥怎么办?别担心,每隔约5千米,我们就能看到呈现出“蓝天”“白云”“彩虹”景象的灯光带,这些变化的灯光和图案能提醒想要打瞌睡的司机哟!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