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苹果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做事总是拖延怎么办?不妨试试这几招!

说起孩子的拖延症,还真是让人伤脑筋。很简单的作业比如抄写词语,要抄老半天,整理书包,又是老半天。往往家长已经心急如焚了,孩子还在一边拖拖拉拉的,既耽误事儿又影响亲子关系,所以这一期,宝妈邀请到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专家颜苏勤老师,来给我们支支招。

宝妈:颜老师,我一直很纳闷,就是生活学习上的这些事情,往往都是每天要做或必须要做的。那早点做掉,早点自由可以去玩,不好吗?孩子一拖拉,我们家长也很为难,不得不去催,搞得家里的氛围很紧张。

颜苏勤:刚才妈妈说的其实就是孩子的一种拖延吧。其实拖延,在孩子当中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第一个原因就是: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是家长安排的;第二种情况是他完成任务的目标太高了;第三种情况是有的时候,孩子觉得拖着拖着,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妈妈平时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关注到孩子,那么孩子就通过拖延想引起妈妈对他的关注,跟妈妈之间有意无意地通过拖延来出现一种拉扯的关系。

第三个原因,就是跟这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关——我们说有一种叫黏液质的气质类型。这个黏液质的气质类型,它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一个特点,其中就包含着反应慢、行动迟缓。所以当妈妈感觉孩子拖延,就看看这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是跟黏液质有关。

宝妈:其实想想也是,拖延症的情况,有时候在我们大人身上也会出现。有时候我碰到比较头大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转身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比方说喝杯咖啡,听点音乐,把这个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感受度上会更好一些。不瞒您说,这个方法,在我孩子身上呢,我是试过的,但是总觉得,一旦他们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有点刹不住车。那么,对于这种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颜苏勤:第一,我们要看懂自己的孩子,看这个孩子,他的拖延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不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如果是想得到父母关注的话,父母可以增加与孩子高质量陪伴的时间。

第二就是,妈妈要少给孩子布置任务,但是一旦给出任务,那就要坚持让孩子完成,让他有时间观念。比如说要求孩子自己收拾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妈妈可以先挑孩子作业少的那一天,规定当天课桌上的东西,孩子都必须收拾干净。那么这一天的课业作业比较少,摊的东西也比较少,孩子完成起来就比较轻松。那当然,孩子如果收拾好了,妈妈还要及时地给他鼓励。

第三呢,就是要引导孩子自己规划、决定自己的任务。

宝妈:这个的确很考验做妈妈的智慧,就是既要放手又不是真的(完全)放手,其实这个尺度很重要。

颜苏勤:就是怎么去把孩子内在的动力给他激发出来,(从)妈妈要他做变成他自己要做。再有呢,就是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引导孩子去找一些兴趣点或者乐趣点,比如说好玩的一个词,一段描述或有趣的图片,那么对年龄小的孩子还可以跟他一起做角色的扮演游戏,这样孩子呢,他就会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找到乐趣,找到兴趣点,他就很愿意投入。

宝妈:您刚刚提到一个词,特别专业,叫黏液质,那这个部分的话,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知识空白点。是否可以给我们解释一下,如果碰到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样来处理呢?

颜苏勤:对孩子就要以理解与补偿措施并重。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要给他多出10到15分钟的时间,确保让这个孩子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它。同时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去讨论这个事情完成的一个进程,随后再给他弄一个时间刻度表,每少做1分钟就给孩子奖励一个笑脸,少做2分钟奖励两个笑脸,少做3分钟给他大大的拥抱。如果这个孩子还没有加快,那么可以再找一下没有加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在循序渐进当中看到了自己真实的变化,他的速度也就会加快。

宝妈:好的,谢谢颜老师。其实时间过得也很快,转眼这个学期快结束了,马上要放寒假了,希望在新学期里,我们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通过您刚刚介绍的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拥有更加精彩、更加丰盈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