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合作办班,聚焦理工科、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携手高校、依托一贯制学校,“跟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大-黄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近日在上海市大同中学举行。 交大-黄浦将推动布局两项为期三年的高中-大学衔接培养项目,分别是大同中学和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未来卓越工程师班”项目以及向明中学和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教育合作办公室创新实验班“振义班”项目。“未来卓越工程师班”着眼于探索理工科人才梯队培养贯通接力模式,“振义班”着眼于探索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合作方案,大同中学将充分借助上海交大学术前沿优势的辐射作用,“未来卓越工程师班”通过“优选”“优课”“优师”“优育”,打造高质量卓越班,期望通过三年的联合培养,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强、项目式学习经历丰富的创新人才。 优选:每年在大同中学高一新生中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与志愿,推荐和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班。优课:卓越班学生将参与交大理工启蒙拓展课程,如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设计、鸿蒙应用开发等优质课程,并获得专业指导。优师:交大骨干教师作为卓越班导师,参与卓越班理工创新人才基础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优育:交大的学生创新中心资源将对卓越班的学生开放,为他们创设更多工程训练体验机会,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参加数学建模、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鸿蒙应用开发等创新大赛的比赛机会。 在向明中学,“振义班”以向明中学校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名字命名。上海交大医学院基教办将予以向明中学课程建设、导师专家、课题研究、科研资源、社团共建等方面的支持。上海交大医学院“懿嘉”成长导师团专家和其他骨干教师将为向明学子带来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并指导“振义班”及其他优秀学生开展科创课题研究。 上海交大医学院可开放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将为向明学子开放,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参加高校夏令营。同时,交医学生骨干也将支持向明医学、生命科学类学生社团建设。 (来源:黄浦教育、上海市大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