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团、搓圆子、煮暖胃粥,布艺扎染、精美折纸、泼墨作画……近日,来自全市40多个学校的师生代表在闵行区浦江镇浦汇小学共聚一堂,展示了劳动教育的新成果。这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城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系统架构与长程实施》中期研讨活动中的一幕。据悉,此课题由浦汇小学申报,2023年8月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经过全市40多个子课题实验校一年多的探索与积累,此课题取得了新的阶段性进展。 记者 曹莹 《劳动教育》丛书首发 在成果展示环节,上海市第四批信息化培育标杆校浦汇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库”建设正式启动;《劳动教育》丛书正式首发亮相。这也是闵行区浦汇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课题主持人张蕊继去年在北师大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劳动实践手册》后,主编的第二套劳动教育丛书。 围绕劳动素养,《劳动教育》设置了“劳动知识厅”“劳动小本领”“劳动好习惯”(丛书一至二年级、三至六年级为“劳动好品质”)“劳动收获园”几大板块,体现劳动观念的引导、劳动能力的指导、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塑造、劳动精神的培育。 “课程融合方面,我们研发了劳动教育的专属课程,其次是挖掘学科劳动教育的资源,如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里,《千人糕》这一课讲述到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可以让孩子去体验其中的部分过程,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实践融合方面,结合‘校园四季’和浦江‘獬豸文化’,把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此外,学校还打造了精灵四季成长廊、灵动时代楷模馆、灵巧劳动科创馆,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张蕊举例说道。 近40个展位变成劳技大观园 课题实验校的师生代表分别在浦汇小学“时代楷模馆”“劳模科创馆”和“四季成长廊”向与会嘉宾介绍或展示学校劳动教育特色成果。美食家熬起了养身暖胃粥和银耳莲子羹,给宾客送去一份冬日的温暖;巧手能匠有的玩起了土布纺织,有的玩起扎染;还有热爱传统技艺的同学在现场秀起了掐丝珐琅记忆。将近40个特色展位让现场仿若变成了一座“劳动技艺大观园”。 来自上戏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初凡班主任工作室的赵延参观后表示,“在浦汇小学的纸艺教室,我被孩子们的创意和才华深深吸引。孩子们利用纸张,通过折叠、剪裁、黏贴等手法,创作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更是学校‘灵性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纸艺教室成为了孩子们发挥个性、激发灵性的空间,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张蕊表示:“接下来浦汇小学还将进行劳动教育信息化与AI相融合的资源库建设,希望围绕浦江劳动教育基地的特色,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和大家进行分享。未来,有两个重点可以深入研发,一是‘劳模进课堂’,二是‘劳动研学’,结合浦江镇的本土特色,从传统到现代,让孩子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我们城市的发展、家乡的变化,让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