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子参与《1921》宣传拍摄

百年青春碰撞新火花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上海大学300余名学子参与电影《1921》的拍摄。受访者供图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日前,上海大学300余名青年学子来到了上海胜强影视基地,在电影《1921》的宣传拍摄中,在诵读守常先生的《青春》中与百年前的青春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心潮澎湃仿佛回到峥嵘岁月

这部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影片,是中宣部国家电影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点影片。电影讲述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民族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社会焕然一新的历程。

而参与影片宣传拍摄,也成为了上海大学“五四”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为了能投入到拍摄中,拍摄前参演的学生们就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史料学习、参观红色场馆等形式,重温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经过,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

影片中,上大学子出演“五四运动”的进步青年,学生们穿上学生装、戴上学生帽,聆听“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鼓舞青年团结起来救亡图存的演说,学生们也高举横幅、振臂高呼“还我山东,严惩国贼”,为争取民族独立发出声声呐喊。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影宣传拍摄,当换上服装、拿起道具,站在充满年代感的街道上时,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钱伟长学院2019级本科生宋晨曦告诉记者,尽管已经隔了好几天,他还是能描绘出那个场景:“刚刚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祖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刻,作为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我们举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大旗,跟随李大钊先生的脚步,将对国家的担忧、对国贼的愤恨大声地呼喊了出来……”尽管已是100多年前发生的事,这真实的一幕仍能让他切身地体会到当时那些青年学生们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情。“我们跟着李大钊先生诵读《青春》,我们也正在书写我们自己的青春!”喊出口号的时候,他心潮澎湃。

用“沉浸式”的方式学习党史,以第一人称视角去体验,走进百年前那群青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让同学们更能感悟到那一辈青年人毫不动摇的革命信仰。百年前那群青年的家国担当正无声地影响着今天的青年学子。

坚定决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走出拍摄基地,同学们依然恋恋不舍,能在《1921》这样的经典影视作品上留下珍贵镜头和记忆,更是让他们很是兴奋。“第一次参加电影拍摄,太有幸了,之前很久都睡不着觉,台词也背了好久,穿上电影电视里看到的五四学生装,觉得自己一瞬间回到了过去,一下子就很振奋。”与同学们一起高喊起百年前五四青年们为民族独立所喊出的口号,与同学们一起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段源博想到的是今天自己的幸福生活。

“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深刻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也让学工科的他更坚定了决心,要传承好前辈的红色基因,学好专业知识,潜心科研,砥砺创新,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我想真正做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他脱口而出了已经读得滚瓜烂熟的守常先生的《青春》。

上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王月蓉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虽然是拍电影,但在实地实景中还是很震撼。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作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肩扛铸魂育人重任,用切实行动燃烧我们的青春。”她表示。

据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大学创新教育形式、方法、载体,认真做好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百名师生齐颂《共产党宣言》,加入《1921》百年诵读活动跟诵革命先辈的青春感言,采访百名党员榜样,致敬百名上大英烈等活动,制定研究生“百+”行动计划,开展“百名支书讲党史”“研究生红色学讲团”巡讲、研究生“百歌唱百年”青春歌会、“我为同学做件事”等活动,把党史学习融入日常学习教育,并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行动和实效。

据悉,2022年正值上海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届时,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还将以老上海大学红色学府的建校历程、办学经过为主题拍摄主旋律商业片,追忆烽火年代老上大人的热血青春,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