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中国发展、传播中国声音

党校老师为驻华外交官“讲故事”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阿拉伯国家驻华外交官研修班。受访者供图

“在党校的参访和深入交流,让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也让我们对接下来的交流愈加期待。”卡塔尔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穆罕默德·萨比赫对记者说。穆罕默德先生刚刚参加了首期阿拉伯国家驻华外交官研修班,上课的地点则是在上海市委党校。这段学习经历,给驻华外交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青年报记者 郦亮

讲故事

通过感同身受把“人民至上”讲深讲透

为了迎接驻华外交官的到来,上海市委党校的老师作了充分准备。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外交官们大多是第一次走进中国党校的校园,对他们而言,这次交流培训既是一次特殊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经历,也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经验的良机。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一课在研修班的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海市委党校派出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王瑶来给外交官们讲授这一课。王瑶不仅对党史有深入研究,而且精通英语和法语,所以讲课效果很好。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这些驻华外交官们也不例外,但是如何对这些第一次走进党校的外交官讲好中国故事,却需要动一番脑筋。

在授课过程中,王瑶注意到外交官们对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的历史故事具有浓厚兴趣:“特别是讲到中国近代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我们党的艰难探索,他们都能感同身受,因为很多国家也遭遇过类似问题,有些国家走出来了,有些国家至今还有遗留问题存在。”

另一方面就是学员们对党的创始人也非常关注。但是对外国外交官讲好讲透党的创始人比如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论述,就必须下一点功夫了。比如讲“人民至上”,王瑶就用英语解释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驻华外交官们很受启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了解。

听故事

对于中国的新想法,外交官们非常关注

除了王瑶的课之外,上海市委党校开放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邹磊主讲的“一带一路”,因为本身就和阿拉伯国家有着很深的联系,所以外交官们也很感兴趣。参加研修班的很多外交官所在国本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且他们的国家已经从“一带一路”中受益。所以对于中国的新想法,他们都非常关注,希望可以听到一些新的信息,并告知自己国内的决策者们。

记者注意到,给外国人讲中国内容,市委党校老师们的着力点,还是放在所讲内容与外交官所在国的相关性上,这样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当一个旁观者。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卜新兵主讲“十四五规划”、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等内容,这些尽管都是十分纯粹的中国内容,却也引起驻华外交官们的强烈兴趣。

正好有一个外交官向卜新兵提问,说中国共产党到第二个百年的时候对自己有新目标,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对世界有什么大的展望?

卜新兵认为,这是一个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好机会。他就说,中国的宏观的思路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到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互动交流,就是中阿命运共同体。所谓共同体就是大家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国际社会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只有以命运共同体的思路,一步一步往前走。卜新兵的这段论述获得了驻华外交官们的强烈认同。

[声音]

我们理解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故事谁都会讲,但是讲好故事就很难,尤其是讲好中国故事。“这次来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完全把政治语言翻译成英文的讲授方式,人家不爱听,也听不懂。而故事是最能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感觉的,也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理解,从而形成有效的沟通交流。”

邹磊在讲到“一带一路”的共建项目时,引用了好几个当地普通人的小故事。“单独讲宏观的规划和项目,有时候会遭致误解,而用小人物的小故事引申出来,会让他们更切身感受到生活上的一些变化。”

在王瑶看来,从达成互信的角度来看,让外国外交官进党校学习,是一种非常好、也是非常创新的建立国与国之间互信的方式。“要讲好中国故事,仅仅依靠外交官是不够的。曾有一位外交官说,如果让他来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他只会从国家政治角度来阐释。而我们是从历史、学术的角度来讲的,这些外国的外交官也就更愿意同我们进行交流。”

虽然研修班只有几天时间,但是驻华外交官们都觉得收获颇丰。“在党校的参访和深入交流,让我们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也让我们对接下来的交流愈加期待。”卡塔尔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穆罕默德·萨比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