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导演专访

以平凡视角拍伟人 以青春共振青春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谍战剧《黎明之前》,都市情感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导演刘江在各种风格作品相继成功后,又首度触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光荣与梦想》。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的重点剧目,正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光荣与梦想》全景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的社会状态,出场人物近400个,大小场景超900个,如此超大体量,这位横扫国内电视剧界所有导演奖的“大满贯”导演会如何处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说自己的创作理念是:在遵循故事规律的基础上,“见人、见诗,见细节、见冲突”,将伟人平凡化,将纪实诗意化,将冲突细节化。

拍一部有真情实感的故事片

青年报:故事的开篇五分钟跳转了三个时空,为什么选择这样叙事?

刘江:时空不重要,我是从一个共产党人的家庭角色来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这点比较重要。杨开慧作为一名烈士,她是以一个妻子身份给丈夫写着思念的诗,而毛泽东作为丈夫,思念妻子、思念儿子,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去展开这个故事。

就是说我想以共产党人的情感世界来进入他们的革命岁月,这是这部戏的一个创作初衷,就是想把伟人拉到一个凡人的视角,一个普通家庭成员的视角,而不是作为革命者、烈士来进行部署,这样能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其实最令人心碎的地方,是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件,毛泽东这一辈子都不知晓,也没有读到过。信件1982年才重新被发现,而毛泽东1976年就去世了。那么对于这个令人心碎的遗憾,我们在创作表达上,完成了一个似乎让他听到了的,一种来自意念上的“穿越”。这种遗憾的弥补,在艺术真实上是可以的。

青年报:你曾给团队提出“见人、见诗,见细节、见冲突”的创作要求。能否解释一下?

刘江:从根本上讲,我接受任务首先要搞清楚我不是去拍一个纪录片,也不是去拍一部专题片,而是要拍个有真情实感的故事片。我们承载的虽然是党史,但是我们要按文艺作品的故事规律来讲述党史。那就要遵循故事规律做一些取舍的原则。党史和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故事是来自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它甚至要给生活做一定的变形,才能反映生活本质。党史是不能让你变形的,它是有据可查的,这个虚实之间是有冲突的地方的,所以比较难办。但是我想有一点很清楚:党史是作为我不能错的底线,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条。另外所有的构成必须要用故事规律来写,故事规律来写冲突,要有细节,要“诗化”地去处理这个鸿篇巨制。

比如说李大钊走在刑场,提供了仰角的一个宏伟的后背画面,这种角度,它也是诗,就是给人不同寻常的一种感受。

牺牲是整部剧的重要主题

青年报:整部剧的主题是什么?

刘江:“牺牲”是我们整个戏里很重要的主题。我们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生命的,可是共产党人可以为了一种别的东西,毅然放弃自己生命,杨开慧、方志敏都是这样。只要写个投降书,任何人都可以活,比如杨开慧,就凭母亲这个身份,她都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选择投降与迂回活下来。但是他们说这个是革命的低潮,如果这么做,会影响到很多人的革命意志,所以他们选择了大义凛然地赴死。这个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的理想信念。

这些革命者没有一个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没有一个是为了谋权谋利。他们衣食无忧,但却为了理想可以放弃生命。那么,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的理想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其实就是咱们今天讲的初心。

创作过程中被感动得流泪

青年报:刚刚你说了主线,支线也有很多,这部戏容量很大,每隔几集就是不同的人物、服装、置景,拍摄时遇到过哪些困难?

刘江:剧本是从春节后开始写,一直到七月开机前写完。编剧也是真的熬得瘦了十多斤。这个戏900多个场景,没有主场景,一般的故事,四五十集的戏200多场景就够了,可是我们这个戏高达900多个场景,是非常不符合制作规律和制片规律的。我们包揽了横店所有场景,还辗转9个地方。难度非常大,我们的剧组1600多人,400多个角色,这样一个大队伍,还要反季节拍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因为剧情需要,演员们还要穿上厚衣服,团队中每天有二三十人中暑,有人专门负责天天往医院送人。但这样大家都克服了,这一点和剧中人一样,我们也是有着内心的理想,所以才能坚持下来,苦一点不算什么。

青年报:现在播出后你有什么感想?

刘江:昨天我还在改片子,还在不断去修改后面的剧集,我希望通过我们的真诚创作,能让大家更为了解党史;也能在了解党史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愉悦。在创作过程中我流下的眼泪太多了。我经常感觉自己在“燃烧”,被感染!也希望这种“燃烧”也能够感染到大家!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