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的家园从垃圾厢房的蜕变开始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通讯员 王歆瑜

干湿垃圾科学投放,让可再生资源发挥作用……垃圾分类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2年,上海各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均达到“优秀”水平,其中,杨浦位列首位。

绿水青山的家园,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与坚持。杨浦这个“高分选手”是如何诞生的?日前,记者走进了杨浦区江浦路街道金上海家园小区,从一个垃圾厢房的“蜕变”开始,一探究竟,感受垃圾分类给家园带来的变化。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通讯员 王歆瑜

软硬件设施齐备居民无忧

新春开工后,记者来到金上海家园小区发现四种分类的垃圾箱桶排列整齐,地面洁净。垃圾厢房卷帘门半拉,室内设备陈列有序,分拣员宋师傅正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忙碌着。

短短半小时,来往投递垃圾的居民全部准确分类、文明投递,真正做到了自觉自愿。而这份默契,是居民和分拣员之间的“双向奔赴”。居民林女士自豪地说道:“这里现在都是干干净净的,垃圾桶洗好以后分拣员还会逐一消毒。我们过来倒垃圾都感到很舒服、很干净。”

对于垃圾分拣员宋师傅来说,每天这套工作流程已经成为习惯。他表示:“现在的硬件设施很好,湿垃圾处理好等待清运走,干垃圾进去压缩处理。建筑垃圾的投放一并兼顾到位,很好操作。只有我做得好了,居民投放垃圾也会更主动、更自觉。”

其实,几个月前,眼前的垃圾厢房还在翻新修整,那时还没有专门收纳装修垃圾的“绿巨人”,垃圾压缩设备也没有到位。如今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是三驾马车和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制定的垃圾投放实施意见中,要求建筑垃圾投放一定要及时和物业工作人员联系,指定地点投放,而对于垃圾分拣员的分工要求也更加明确。

据金上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文远介绍,垃圾厢房翻新之后保证了硬件条件铺设到位,但软件方面也就是工作人员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去年年底,对垃圾厢房分拣员进行了更换,更换之后完全按照新制定的垃圾投放实施意见来操作。有制度依托,有情感注入,小区的垃圾分类也越来越好了。

智能化管理更高效科技加持

软硬件结合再加上科技力量的加持,江浦路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据了解,江浦路街道共有86个自然小区,114个垃圾厢房。2019年起,街道对所有小区垃圾厢房安装了监控设备。2020年开始,监控设备逐步纳入了街道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由工作人员每天巡视。

科技力量如何发挥作用?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杨伟说:“发现问题通过平台与小区的物业、居委会联系,及时处置垃圾分类的一些问题。街道城管也会积极配合我们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安排城管队员对居民区一些不规范的投放行为进行上门告诫。自从这个平台建立以后,我们管理效率也有了大大的提升,基本上做到了小包垃圾落地就能及时处置。”

记者从区绿化市容局了解到,做好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要坚持长效机制,加快恢复生活垃圾分类秩序,同时还要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并且进一步深化可回收物回收服务体系建设,落实12个街道中转站规范管理,推进集散场可回收物精细化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