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

加班变“隐形”,法律和监督不能“隐形”

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一度冲到热搜第一的“下班微信办公”案出了结果。二审法院支持下班后微信办公构成加班,并要求企业支付加班费。在这场与企业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弱势的“打工人”终于在法律的保护下扳回一局,虽然赔偿金额不高,但已经算是可以构成范例的维权成果。

身处数字时代,这是一个与我们所有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案件。微信、钉钉、飞书……在当下,谁能做到下班立马切断和工作的联系呢? 我们用软件开会、布置任务、交流工作进度,就连下班和周末也不例外。即时通讯技术发展了,沟通变得更方便了,但也让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更模糊。一份《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数据还显示,84.7%的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这样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隐形加班”已成客观事实。

工作模式更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理应要“更进一步”。遇上了数字时代的隐形加班,从一审的“不证明值班时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长”,到二审“明确了微信工作超出简单沟通范畴属于加班”的结果变化,正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需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对此进行更加严格的区分和监督。

加班变“隐形”,法律和监督不能“隐形”。工会组织应该对企业进行严格监管,若是企业不服从管理,则应由相关的部门督促整改。企业也应尊重劳动者权益,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尽量避免休息时间安排工作任务。此外,还应该更多从人情、人性出发,去关注每一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2022年1月,在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官方诊断手册中,职业倦怠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职业倦怠被定义为:“长期暴露于工作场所压力,且未能成功管理,所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如何在高压社会中全面保护劳动者,寻求“最大公约数”,是这个时代的命题。

呵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社会各方携手,最大限度地把劳动者从过度的职场压力中解脱出来。同时,劳动者自己也要提升维权意识,通过各种渠道纾解压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尊严,不让“隐形加班”透支自己的权利与健康,方能快乐、健康地工作生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