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市委:建议推动上海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

建立长效稳定的选拔输送机制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日益成为主权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以及发挥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两会进入倒计时,农工党市委将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其中就建议推动上海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

问题: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模式亟待改善

据国际协会联盟统计,当前国际组织已经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7.5万多个国际组织。联合国职员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美国遥遥领先,中国处在第20位。中国籍职员在联合国工作的有1336人,约占联合国工作人员的2.31%,其中非语言类中国籍职员在联合国秘书处的数量不到100人。中国籍职员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在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岗位、中高管理层任职人员的数量上更是少之又少。

农工党市委认为,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由来已久,按主办机构及培养方式的不同,高校主导为主要形式。上海作为国际化大城市,在高校主导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相较于亟待快速提升国际组织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迫切要求,目前模式面临较大挑战,表现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外语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等非专门性学科上,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需求之间形成结构性矛盾,造成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培养处于较低端水平,青年学生在专业能力、国际组织胜任力方面仍然普遍存在短板,具体来说,一是国际可迁移能力薄弱,比如外语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需要继续提升。二是多元文化下的有效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仍显不足。三是国际事务专业能力不够,缺乏一定的全球视野,在实践中无法有效尊重多样性等。

建议:创新师资和国际合作保障体系

农工党市委认为,高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滞后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需求,为此提出多条建议。包括:构建中国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合中国高校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目标等内容,将复合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有机衔接起来,将国际组织人才所必需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八大核心能力”“六个领导才能”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中国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农工党市委还认为,创新师资和国际合作保障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充分发掘分布在国内的国际组织及其分支机构等资源,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国际组织人才信息库,构建一支包括专业教师、国际组织工作经验人员、国际事务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依托上海国际资源和平台,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组建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合作特色化联盟。

农工党市委建议,加强对国际组织人才需求的研究,建立长效稳定的选拔输送机制。具体做法为加强对国际组织招聘程序的研究,了解有哪些必要的程序,哪些考核的要求,中国应聘者存在哪方面的不足,树立长期的应聘意识。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实习就业工作成效纳入学校相关评优体系,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国际公务员的选拔考试,通过个人、学校渠道或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青年专业职员实习计划、联合国青年专业人员考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