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小囡说好上海话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电视剧《繁花》引发的沪语热正在持续发酵。沪语研究者普遍认为,这部剧对于沪语的传承与普及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年沪语的传承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是沪语式微的势头并没有遏制,如何让这座城市的青少年说好上海话,这仍是一个待解的命题。

上海知名作家、沪语研究专家何振华最近也一直在追《繁花》。他告诉青年报记者,几个上海籍演员用上海话来演一部电视剧,这本身就很有勇气。近些年人们一直在说沪语式微,在这个当口推出沪语版《繁花》,对于推动沪语的普及和发展意义重大。

为什么要传承沪语?对于这个问题,著名语言学家、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说得很清楚。他对记者说,胡适曾有名言“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上海话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灵魂。“上海话在上海城区的高速发展,融合了古代形式、近代形式、最现代的形式,农业手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各种词语,上海日新月异、海纳百川,汇聚了世界各地好词语,同时浓缩和积累在几代人的口语中,这使上海话的日常用语成为一种时代层次十分丰富的语言。”他说。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尽管这些年有所推动,但沪语式微的势头并没有遏制。何振华告诉记者,“语言是有温度,也是有识别度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上海的人们突然发现,许许多多的孩子们已经讲不准、说不好那口糯软悦耳的上海话了。各地方言,传承了当地文化,无疑是人文载体。一座有着丰厚历史人文传统的大城市,如果泯灭了属于它的方言,无异于抽取了重要的血肉甚至灵魂。”

市民周小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和很多90后一样,她的上海话也是工作之后重新学习的。她告诉记者,她虽然很想讲上海话,但是工作和生活缺少说沪语的氛围,甚至几个上海人聚在一起,也习惯于说普通话。“《繁花》沪语版播出后,这几天很多人好像心里都起了波澜,开始讨论上海话的话题了。其实方言的氛围就是需要这样慢慢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