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更新的一点小窍门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把社区中的微型空间利用好一直是刘羽云探索的方向。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大家都知道刘羽云是个设计师,但事到如今她觉得必须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做点小小的调整——不多,就一个字——“社”计师而非“设”计师。一字之差,似乎点出了她的发力方向,但其实更像是对那份初心的回照。早在十年前,“城市更新”这个词还没有大张旗鼓地进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刘羽云已经开始参与到社区楼道更新改造的项目中了。一桩事情做十年,总能从中收获一些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比如,刘羽云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更新与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既要保留城市的文脉,又要考虑用户并与他们共存。这是一个特殊的设计门类。”从一开始,刘羽云就知道城市更新的意义所在,而且,她知道这件事的“窍槛”:要点亮城市的温度,先要从点亮人心开始。

青年报记者 冷梅

社区营造  点亮人的社会属性

探寻刘羽云初心的萌发要将时间推回到她读大学的时候。2011年,刘羽云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聚焦在上海一个上世纪80年代老厂房的更新项目上,这个让她初次与“城市更新”邂逅的毕业设计拿到了业内的大奖。命运的齿轮没准就是在这一刻开始转动的,她没走上“大刀阔斧”大基建这条路,而是在上海的老旧小区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看着自家小区日益陈旧,老百姓难免有意见。刘羽云知道,上海老小区的问题是有共性的,如何把社区中的微型空间、碎片化地块利用好并形成可复制的方案,成为她进行社区营造探索的方向。

一个尚在我们大多数人记忆范围内的事实是,在许多成功案例没有得到推广前,人们对社区更新是有误解的——“楼道改造很难吗?”“不就是刷个墙的事儿吗?”然而,楼道——归家的必经之途——被刘羽云认为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毕竟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到你回归“港湾”的心情。“我们不能小看这个空间,即便是老旧小区,楼道变美依然有它的必要性。”刘羽云说。

刘羽云领衔的团队年轻而充满活力,1990年出生的她已是团队中年龄最长的成员,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团队中既有设计师,也有运营专才。

图形环境应用的专业背景让刘羽云将社区微更新视为实现自身设计理念和价值的最微小的载体,也是最深入人心的载体,“我所从事的,正是‘点亮’社区的工作。相较于大型基建,我更关注楼道、花园等社区单元中的细微之处,这也是我们的专长所在。”

刘羽云深知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因此社区营造应围绕居民需求进行功能提升和社区点亮,不仅点亮街区,更点亮人的社会属性,最终构建起人与城市之间的温暖纽带。

阳台延展  碎片空间有效利用

社区之间不同的属性就像人们各有脾气,很多时候,设计师得和小区“交朋友”。刘羽云深信,社区营造中的“营”与“造”是两码事。其中,“造”仅仅是外部设计手段的介入,而真正的“营”,则是要营造一种社区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逐步培育出社区的生态。而营造之精髓,恰恰在于这个“营”字。

刘羽云领记者参观的首个改造项目在位于洋泾街道的海院小区里,这是一块原本被忽视的“边角料”地块,狭长且位于停车位后方。由于汽车尾气和空间设置等问题,这里过去一度被认为毫无利用价值。

然而,在刘羽云团队的巧妙设计下,这个被遗忘的角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他们打造了一个社区微花园,采用了一体式的木质盒子,这些盒子分为三个尺寸,通过不同形态的排列组合,完美适配了街区的各种碎片空间。例如,种植多肉时选用小型盒子,而杜鹃花、月季花则选择稍大的盒子。这些盒子设计得既方便拆卸又易于拼装,确保在不打扰居民正常停车的前提下,能够迅速完成安装。这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和搭建模块不仅提高了改造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这套创新的方案让小花坛成为了社区居民家阳台的延伸空间。居民可以将家中无法种植的花草移至这些公共区域进行养护,有些植物甚至被居民“认领”成为自己的责任田。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增强了居民对“社区自治”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丈量浦东  身体力行点亮街区

2022年以前,刘羽云通过团浦东区委的“青新焕彩”行动,逐步涉足浦东的社区治理与营造项目。令她深感骄傲的是,自2022年7月项目启动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海院小区为起点,周边2公里范围内已经成片改造了7个楼栋。

如此快的落地速度得益于刘羽云在项目初期便引入的标准化可复制方案及落地范本,这极大地提升了社区营造的效率。她深知,“居民的诉求往往具有共性,主要集中在楼道功能布局、涂装设计、美化、社区花园、车棚改造、综合整新及零散空间再利用等方面。把握这些共性和诉求,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能让街区营造的效果事半功倍。”

随后,在刘羽云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洋泾街道的栖山小区。这里的彩虹车棚项目让她颇为自豪:原本色调昏暗、飞线凌乱、号码牌杂乱的三角形车棚,经过她的巧手改造,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车棚的中心区域类似于一个内天井,刘羽云将车棚中心区域顶棚的透明玻璃替换为彩色玻璃。阳光穿透时,五彩斑斓的光线洒落,在地面和墙壁上投射出绚丽的色块,令人心情愉悦。同时,原本灰白的墙面也经过彩色涂装,与顶棚的彩色玻璃相得益彰。号码牌经过重新整理,视觉效果更为清爽。在现场介绍设计时,刘羽云目光如炬,神采飞扬,显然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成就感。她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微介入、微更新,为社区带来可感知的温馨与活力。

情感切入  感知社区的温度

刘羽云在浦西长大,自从加入“青新焕彩”计划后,她成了浦东新区新兴领域青年联盟秘书长,深入浦东的大街小巷,亲身参与建设,让她与这片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很多进入社区的人,都是来到上海打拼的新上海人。社区营造也就关乎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切身感受,能否感知到社区的温度。换言之,我们在做的工作,就是能否让这些人通过社区里居住环境的一点点变化,尽快融入社区,去感受到整座城市的温度。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特别想传递的这座城市细小的温情。”刘羽云说。

类似的案例在刘羽云的工作中随处可见,例如在门牌号改造计划中,不但注明了清晰的门牌号,门牌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花篮,几朵风干的小花带着温馨迎接居民走进家门。对于快递小哥来说,醒目的门头设计也大大减轻了寻找门牌号的困扰。如今,这一创意已成为备受欢迎的设计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街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好的设计师,从飞机大炮到口红,能都设计。”毕业13年了,刘羽云还是会时常回想起求学时同济大学殷正声教授的这句话。微更新的价值何在?“大的城市更新项目,解决的是大社会面的城市功能属性,而对于我来说,设计就像是女孩子包里的一管口红。”刘羽云觉得,它虽小,却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感受和心情。微更新的意义正在于此:它关注每个人的需求,关注社会组织最小单元——个人的情感需求。它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最终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