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文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如今,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将我们带回那个遥远的时代,与古埃及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邂逅。走进遇见博物馆静安馆,眼前仿佛重现了古埃及的辉煌景象。倒挂的金字塔、精美的木乃伊、古老的神庙……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埃及人的故事,展现着他们对生死、信仰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埃及人共同感受那片神秘土地上的风情万种。
杨颖/文
“造”一个眼前的“古埃及”
还未走进展馆,便可以看到门外两座巨大的神兽雕像,土黄颜色,粗粝的质地,感觉是从无边的荒漠搬来这里,先声夺人地将古埃及遗址的那一片土色呈现在观展人的面前。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从天花板上悬下的倒金字塔,金字塔上规整地排列着各种与古埃及人生活相关的图案,金字塔的一侧,是古埃及的历史纪年表。正面,巨大的年轮一圈圈漾开,《永恒的木乃伊之谜》八个宋体大字仿佛是刻在时间之门上的图腾,此刻,遥远的古埃及仿佛就在门背后等你。
走进展厅,右侧两个巨大的屏幕上,金字塔、神庙等古迹一件件展开,将观众带到了遥远的古埃及。阿伯丁大学博物馆与特别收藏部主任尼尔·柯蒂斯说:“博物馆里的展品能让人了解这些文物被制造和使用的世界,即使那个世界距离你千万公里,或是与你生活的年代相隔数千年。同时,博物馆里的展品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遗迹所属文化的背景和知识等,从而对彼此更加包容。”
展厅中,陈列着132件“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物,这些文物从遥远的古埃及穿越了千年时光而来,为我们展示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木乃伊当然是这场展览的重头戏,走进第一个展厅,就看到有两具品相完好的木乃伊陈列在中央,打开的木棺上,彩绘精美,脸部图案栩栩如生。棺椁里,被麻布层层包裹的木乃伊安静地躺着,仿佛并不在意这是它已经不那么熟悉的千年以后。
除了木乃伊,策展方更加重视的是再现千年以前古埃及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通过一件件文物,我们知道了古埃及人心目中的“太阳船”——一种船身窄长弯曲、两头翘起,供太阳神使用的船只;知道了古埃及神话中赫利奥波利斯九柱神。同时,展览向我们展示了古埃及人是如何热爱生活、热爱美的,在“古埃及人的妆容时尚”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古埃及人的化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告诉记者:“本次古埃及展览在空间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更多地融入了对于古埃及风情地貌、建筑及文化的理解。在展陈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古埃及文物的元素,并结合现代的新型材料及建构手法,从整体空间颜色、材料、美陈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展厅中还安置了十根柱子,主要作用是抽取建筑元素融入空间,让观众一边欣赏展品,一边体验埃及的‘风景’。观众犹如置身于埃及的空间去体验整个展览,去体验古埃及文化,也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展陈设计,让大家领略到独特的古埃及文化魅力。”
踏破时光来相见
无论对于策展方还是观众,木乃伊都是这次展览的重点所在。木乃伊并不仅仅是尸体,对于古埃及人来说,它是远比“死”更重要的“生”。
尼尔·柯蒂斯为观众详细地讲解了一具木乃伊,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生活在古埃及历史晚期的小女孩。从棺椁的大小推断,她应该只有三四岁。同时棺椁上精致的装饰显示她的亲人非常爱她。她的父母付出了很多心血为她打造一副漂亮的棺椁来永久保存她的身体。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棺椁上画的并不是她作为一个孩子的样貌,而是她的亲人想象她长大成人后的样子。这反映了古埃及人的一种生死观,即生前没有活到最好的年纪,但死后可以抵达那里。通过这件动人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古埃及的人的思想。”
古埃及人的想象中,法老具有魔力,他们主宰了当时的世界。木乃伊制作的背后,也充分体现了古埃及人对世界的理解和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永生,相信虽然肉身走了,但灵魂还在,并且他们的真身会走到另一个世界。
因此,走在展厅中,观众并不会感受到来自“死”的压抑,更多的是看到古埃及人对生的渴望和一件件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和精美绝伦的木乃伊陈列在一起,一个奇幻的古埃及世界呼之欲出,而这,正是策展人所想达到的效果。
王春辰这样表示:“本次展览以木乃伊为核心,在空间上更多地融入了对于古埃及风情地貌、建筑及文化的理解。在展陈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古埃及文物的元素,并结合现代的新型材料及结构手法,从整体空间颜色、材料、美陈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相信我们在细心看完每一个展出的物品后,会对古埃及的历史、生活、社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话
策展团队代表邢红霞:
通过展陈创新看懂古埃及
青年报:本次古埃及展的打卡点位有哪几个?具体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邢红霞:本次古埃及展览的美陈打卡分布在展览中的不同区域。在展览入口的拐角处,矗立着一座倒挂的金字塔,观众可以置身在金字塔的一角,拍照留念。这座金字塔作为展厅的“迎宾员”,欢迎每一位前来观展的用户。观众可以和埃及法老像进行合影,留下难忘的记忆,大大提高了观众观展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同时也为展览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
青年报:木乃伊展区陈设上采用了玻璃砖结构,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材料呢?
邢红霞:在本次展览中采用了一些新材料,比如玻璃砖结构。是因为玻璃砖在空间中既有砖块的纹样,又有透明的空间结构,在不遮挡光线的同时,还能透出部分光束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我们希望可以在传统的古埃及空间感受里,使用更加现代的空间框架设计方法,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古埃及原有历史风貌,也能穿越回当代,加入观者自己对现代人文的思考,能对古埃及文化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青年报:木乃伊展区的10根柱子设计思路是什么?
邢红霞:10根柱子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神庙的建筑风格,而古埃及神庙是一种典型石造建筑。它具有严谨的对称布局,是埃及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可以给观众庄严有序的体验感。在本次展览中,我们抽取古埃及的建筑元素融入进空间设计之中,使观众一边可以欣赏展品,一边可体验到古埃及独特的风景及文化。通过将10根高耸的柱子等元素融入到展览空间中,观众既可以在展览中体验到神庙威武的建筑风格,也能为其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