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孙琪
本报讯 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协同推进商业保险与医药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1月17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市医保中心、中保科联三方共同启动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
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签署《关于加强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监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数据共享、项目合作、联合调研等6个方面强化交流合作。
近年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保险交易所等部门通力配合,在多项领域开展了合作。例如,推动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调动发挥商业保险在保民生、促消费和扩内需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上海保险业快速发展,也助力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023年,新增“保险码”作为销售平台,同时丰富项目产品供给,目前该平台已上线涵盖儿童医疗、老年医疗、癌症医疗和特药保障等责任在内的30款产品。截至2023年末,个人账户相关产品累计覆盖人群近90万人次,活化医保个人账户资金4.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超2000亿元。又如,连续三年指导推出上海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沪惠保”,覆盖人群近1000万人,有超50%的医保参保人购买,已赔付约15亿元。
据悉,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将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格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探索更多应用场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