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

全力以赴 奋力一跳

进一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

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

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打造工业上楼智造空间1000万平方米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高水平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

吸引高能级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高水平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加快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

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和全球营运商计划

加快培育一批千亿级、万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

推动罗泾港区改造一期投运

■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配合推动科创板完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制度

推动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着力释放消费潜力

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办好第五届“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

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实施商圈能级提升行动

■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

开工建设20号线一期东段、上海示范区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

加快建设崇明线、嘉闵线等轨道交通线,建成机场联络线、17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线

推进沪通铁路二期上海段、沪渝蓉高铁上海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大项目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

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 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

加快方厅水院、沪苏嘉城际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竣工投用配套服务

■ 精心办好第七届进博会

扎实做好城市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落地

进一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

■ 全面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

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意见和本市行动方案明确的280项任务,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

不断深化高度便利化的通关机制,推动人民币离岸交易、标准国际化协作等取得新突破

■ 加快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

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总体方案“80条”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深化电信、金融、医疗等领域开放

加快布局新型储能、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领域

开工建设滴水湖学校、浦东医院临港院区等一批重大项目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 全面增强中心辐射能级

推动中环区域开发建设

进一步丰富南京路、陆家嘴、徐家汇等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业态

高质量推进北外滩、苏河湾等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高标准打造“大创智”“上海硅巷”“天地软件园”等科创载体

■ 深入推进五个新城建设

着力打造松江枢纽等新城综合枢纽,推进12号线西延伸、15号线南延伸、南汇支线、南枫线等轨道交通线建设

新建26所中小学、幼儿园

加快中山、新华等市级医院新城项目建设

■ 聚力推动南北转型发展

推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碳谷绿湾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发展

推动吴淞创新城、湾区科创城等重点转型区域功能集聚、品质开发

推进乐高乐园度假区建设

推动高铁宝山站等项目开工

■ 大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积极发展长兴岛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稳步推进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

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 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风貌街区等保护利用

推进城市记忆工程,传承发展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放上海博物馆东馆,筹建工业博物馆,加快建设上海大歌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

深入实施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

健全文艺院团“出人出戏”激励机制

■ 推出更多“上海原创”精品

推动浦江游览航线南北延伸、苏州河文旅功能提档升级

推动国际邮轮全面复航

办好F1中国大奖赛、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四大洲花滑锦标赛等国际赛事

创新举办上海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建设美丽上海

■ 启动实施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开工建设26座雨水调蓄池

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

新建1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打通外环绿道断点17处

推动杨浦滨江中北段、徐汇滨江南延伸段等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

推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开园

■ 新建公园120座,推动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

新增森林3.1万亩、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大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

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

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加快推进外滩“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项目

加强基层共建共治平台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推动4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共享

完成13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

提升改造苏州河中心城区沿岸、内环高架路沿线景观灯光

■ 建成100个“美丽街区”

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

建设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进一步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 实施好十方面34项民生实事项目

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新增4000张养老床位、30个社区长者食堂,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

■ 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

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万套以上

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完善加装电梯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