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里佳服串起的佳话

杨颖/文

自从在卢浮宫惊鸿一瞥,马面裙就走进了时尚人群的视野。一两年的时间里,各路自媒体博主关于马面裙的视频层出不穷。终于,在2024年春节,马面裙点燃了龙年,当仁不让地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时尚。甚至有的海外大牌在最新设计中也“蹭”了一波热度,借用马面裙的元素,引发了诸多关于马面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

■05

自从在卢浮宫惊鸿一瞥,马面裙就走进了时尚人群的视野。一两年的时间里,各路自媒体博主关于马面裙的视频层出不穷,终于,在2024年春节,马面裙点燃了龙年,当仁不让地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时尚。

杨颖/文

那一片裙裾惊艳了2024年的春光

马面裙,两侧褶裥,前后正中平面,从腰部到裙边,呈长长一片,“马面”即由此而来。裙边有绣花或印花,衬上绸缎质地的面料,富丽华贵,经典雅致。

马面裙的爆红并非凭空而来。传统马面裙为一片式,穿着时在腰部围起,系上腰带,穿着方便,有些女孩子直接在牛仔裤外穿,变装极为简单。款式上,前后平面塑形,两侧褶裥又很好地体现了女性曲线。站立时,裙摆垂悬,显得修长;走动时,裙摆飘荡,婀娜多姿;坐下时,裙摆如扇形展开,有芭蕾般的优雅。马面裙的塑形修形功能也极为强大,自媒体展示的照片中,身着马面裙的女孩无不腿长腰细,身材了得,其实,这样的效果马面裙功不可没,无论腰细腰粗,腿长腿短,也无论你肚子上有没有赘肉,对于马面裙来说,要隐去这样一点瑕疵不在话下。这样的服装,想不红也难。

刚刚过去的春节,大街上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穿马面裙的女子,有被马面裙衬得高挑独立的年轻女性,有将马面裙穿出知性典雅味道的中年女性,也有烂漫如花的幼童,她们在这春节的氛围中袅袅走过,成为春节街景中最为优美的一幕。

有中华传统文化景点或博物馆,干脆将马面裙作为女性讲解员的工作服,黑色或红色的马面裙,纹饰古典,与展品或景点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有海峡对岸的女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一面嘲笑几位男性嘉宾居然不知道马面裙,一面很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也在网上买了马面裙春节穿。

很难统计这个春节有多少女性将马面裙收入了她们的衣橱,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大概可以让人们窥见这拨马面裙的热度:山东曹县,一个从来不以时尚或服饰出名的小县城,春节前抢了一拨马面裙潮流,销售额超过了3个亿。

风流5000年,迷住你很难吗?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对于马面裙的爆红并没有特别的惊讶。作为中国服装史专家,他还兼任着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和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跨越古今的视野,使他对这一服装时尚现象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告诉记者,大约在2000年前后,有一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者,觉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没有,这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不相符,于是,一场汉服复兴运动就自下而上地开始了。

上下5000年,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000年,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服饰有过许多改变,有的是因为某一时代的思想文化发生的改变,比如唐代服饰的开放和明代服饰的保守;有的改变是因为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比如汉唐服饰的古朴和宋、明服饰的华丽;也有的是异族文化的融入和时代变迁带来的改变,比如清代的旗袍和后来的学生装、中山装。历史的发展,为后世的时尚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但也为人们复兴汉服带来了很多课题和难度。

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主任胡英霞告诉记者,汉服爱好者也有“派别”,有人喜欢秦汉服饰的古朴,有人喜欢宋代服饰的仙气,也有人喜欢明代服饰的华丽。

马面裙是明代出现的,不过当时穿着的要求和现在不同,那时女子穿马面裙,要穿长过腰部的上衣,将裙腰遮住,这也是为什么马面裙的绣花主要集中在下部的原因:被上衣遮住的地方可以节约一些。

卞教授说,马面裙在当下走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结合的结果。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必须搭配把腰遮住的衣服,而可以把它作为现代生活方式中的裙子去穿,可以把上衣束在裙子里面,把裙腰露出来。这样,它的使用场景就非常广泛,它就变成了时装中的一类,就可以不放在原来特定的古风场景,很多场景都可以穿。它甚至可以去跟西式的衬衫搭配,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形成中华传统文化和我们当代生活场景结合的一个典范。再加上时下大家都特别关注中国特色的时装,所以一下就火起来了。

随着马面裙成为现代时尚服饰中的一员,各式各样的改造和改良也随之出现。除了一片式的马面裙,也出现了和普通裙子类似的可以套穿的马面裙,马面裙的款式特征也被各类服装所吸收。

马面裙是传统服饰国潮化的成功典范,卞教授解释说,所谓国潮,就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时尚文化。他告诉记者,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非常多,比如对中国传统纹样和图案的研究运用,还有盘扣等中国服饰元素的使用都很普遍。

卞教授说:“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传承创新,才能够真正把这个新中式的风潮延续下去,比如,成都品牌“重回汉唐”就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在产业上,供给侧跟消费者要匹配,设计师要有更多的想法,品牌的经营者要有更多的想法,要去创造消费者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起来。”

让每一个年代的美丽都因我们活着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当年的生活方式消逝了,但所有的美好都不应该被历史的烟尘湮没。

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主任胡英霞从2005年就开始组织社团,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她告诉记者,当时,大多数人对汉服并不了解,常常将汉服误认为日本或韩国服装,这使得她非常痛心。

虽然当时理解她工作的人很少,甚至不能得到家里人的认同。但是,她和研究历史的先生却认准,随着文化自信的逐渐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一定会掀起一个高潮。认同的人少,他们就从身边开始,家人反对,他们就业余做“地下”工,经过十余年的宣传、推广,在热心传统文化的人士共同努力下,汉服的认可度已经非常高了。

但是,“汉服”与其他民族的历史服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经历了2000年的变迁,每个时代的服装都有显著的特点,胡英霞开玩笑说,现在在汉服社群中甚至出现了“汉服党”,也就是喜欢不同朝代服装的人群的聚合。有人喜欢秦汉服装的那种古朴和稳重;有人喜欢唐代服装,大唐盛世带来的开放风气让唐代人的服装在观念上更接近现代人;文人喜欢宋制服装,李清照、苏东坡都是他们心中的一面镜子;明代的华丽也有人追捧,一针一线,极尽精巧,让后人自叹弗如。

胡英霞说:“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学习,我读懂了汉文化的美,这种美让我深深着迷。”她组织汉舞演出、汉礼培训和汉式婚礼,开设“未央学馆”,将汉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不久前,她又组织元宵活动,所有的人都穿汉服入场,形成了一次汉文化推广的高潮。

她也跟记者谈到了当下的热点:马面裙。她说,马面裙突然爆红,一个是因为它适合日常穿着,实用性更强,不像常规汉服都是宽袍大袖的,所以就更适合当下的年轻人。另外,既有传统又有时尚感,也是马面裙走红的重要原因。

她悄悄透露: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他们将举行一个体验马面裙的活动。

[链接]

●绿缎地彩绣四龙八凤纹马面裙 19世纪后期

裙长100cm,腰围127cm。裙身为绿色缎地,两侧压纵向黑色缎子条纹,盘金绣龙纹,五彩绣凤纹,共四龙八凤。马面两侧和下摆有黑色宽边,并在马面两侧挖出大云头,外压粉红色福寿花边。

●黄缎地彩绣花卉马面裙 1900-1910年

裙长100cm,腰围124cm。裙身面料为黄色缎地,彩绣花卉纹。两侧压黑色机织花边,并在马面两侧和下摆处并排两道精细的黑缎花边。马面绣彩色花卉纹,花纹不集中,位置较高,这是晚清马面裙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