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本报讯 昨日,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举办,全球优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共同关注上海、投资上海、赢在上海。
聚焦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市场发展、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政府服务、要素供给、宜居品质和法律保障等维度均位居全国甚至世界前列,上海已经成为华润集团投资兴业的重点地区。”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作为企业嘉宾代表,在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上分享“投资上海”机遇。
作为“投资上海、兴业上海”的坚信者和践行者,目前华润在沪已投资布局大消费、大健康、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等集团所有业务领域,以龙头企业力量,助力上海打造产业生态,汇聚更多资源。
与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企业不在少数。松江区签约项目代表、上海正泰电源公司董事长陆川告诉青年报记者,他们主要看中上海的区位优势、人才集聚以及政府执政能力和营商环境。
“目前,我们正在上海培育两个业务。一是装备类业务,包括高端半导体和光伏生产设备,已经在松江落户;二是在新材料领域,正在布局培育石墨烯的应用。石墨烯与金属铜混合后,能够制造出低电阻高导的铜材料,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因此新材料的应用空间非常广泛。”陆川满怀信心。
如今,他们得到了上海经信部门以及国家工信部的支持,正在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产品推出。此外,松江区还为他们提供了专项辅导和相应的政策支持。“这里的研发资助和新设备投资等产业政策也更为透明和清晰。”陆川说到。
一季度全市共有420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
招商引资是上海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发展的后劲所在。目前,一季度全市共有420个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435亿元,进一步助力“(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们已经与临港新区签约,计划在临港打造一个未来的全自动数字化工厂。”法国佛瑞亚集团亚洲区战略与发展副总裁李京诚告诉记者,该工厂整体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累计投资约88亿元。项目将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已完成,预计在2023年9月开始量产;第二期计划于2025年1月完成并开始量产。
“上海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不仅聚集了大量法国企业,还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和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培养了大批人才。因此,许多法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国家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世界级的研发中心。这种设立对于企业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帮助,也是佛瑞亚本身成功的一个例证。”李京诚感慨道。
提振投资信心发布“投资上海”政策包
和往年投促大会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上海瞄准14个重点产业链32个细分赛道发力,按照“一链一方案”制订相关招商方案。会上,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元宇宙、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共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发布。
“对于新兴行业的发展来说,整个横向的政策协同非常重要。”会上签约的企业之一XREAL(优奈柯恩)创始人兼CEO徐驰告诉记者。XREAL(优奈柯恩)是一家科技企业,致力于打造虚实结合的下一代交互式体验,提供人人触手可及的AR体验。
“我们一方面需要深入发掘国内人才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吸引全球的人才和企业来到上海,共同开展交流与合作。”徐驰说。
据了解,围绕投资者关心的基金、授信、成本、空间等要素指标,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金融办、市规划资源局、市国资委联合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进一步支持企业来沪兴业投资。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提升我市三大先导产业整体能级和发展水平。通过子基金投资、直投、生态运营等市场化运作,与全球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新型孵化器等创新主体开放合作,助力我市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协同生态。
例如,在工业降本增效上,上海提出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提高要素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大财税支持、加强企业服务等若干措施,预计未来两年可为工业企业降低1000亿元运营成本。能源要素保障方面,研究对大工业用户试行重大节日深谷电价,综合平衡直购电、代购用户电价格水平;取消对化工园区等大工业企业执行天然气上浮5%的定价;对供热价格较高的园区下调蒸汽价格,推动降低全市蒸汽整体价格水平;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免收企业2024年度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