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清明是中国人传统思念的季节,又到一年清明时,人们都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思念呢?昨日,上海首个“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活动在上海滨海古园香樟苑举办。参加活动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诉说思念、纪念亲人的精神寄托。树是永恒的,思念也是永恒的。”
古园建有全市唯一的海葬纪念苑,今年清明期间其辟出专区用于“树说思念”纪念林建设,希望通过植树的形式传递思念,打造绿色人文新地标。
现场,参与活动的家属代表们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12棵樱花树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接着用铁锹将土回填,并轻轻压实,最后为树苗浇上水。十二棵樱花树代表十二属相,一年十二个月和一天十二个时辰,寓意完美和完整,是新的开始和生命传承的象征。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家属代表在樱花树枝头系上天青、粉红、柠黄、玄紫、月白五色丝带,分别代表着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圆满五种美好寓意。丝带随风摇曳,既寄托了对故人的无限思念,也充分表达了生者对幸福生活的期许。
现场专门设置了书写纪念云笺区域。植树活动后,家属代表们纷纷提起笔,将心中最想对逝去亲人说的话书写在思念云笺上,随后投入旁边的“天堂邮箱”。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植树活动以“植一片纪念林、寄一份思念情、送一席文明风”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环节,表达对海葬先驱的崇高敬意。整场活动,新意满满。
现场,亲属们还参观了滨海古园海葬纪念苑等主题纪念设施。据了解,上海的海葬活动从1991年3月开始举办,是全国最早开展海葬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