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不负“青”

青年报记者 郭佳杰

    近日,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的杏花绽放,吸引市民来到这里赏花游览,乐享美好时光。图为市民在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观赏杏花。

    清明节期间,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图为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徐洼村农民对覆膜土豆进行出苗期管理。

    近日,“大粮仓”黑龙江垦区各地陆续开展水稻播种作业。在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10668栋集中水稻育秧大棚中的水稻播种作业有序推进,这些稻种经棚内育秧后,将应用于56.78万亩水田的水稻插秧作业。图为农业职工在水稻育秧大棚里进行播种后的覆土作业。

    浙江省武义县壶山街道正新屋村茶农用采茶机在茶园赶采春茶。

    清明时节,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各大茶场的春茶迎来采摘高峰,村民忙着采摘、加工春茶供应市场。 

    近年来,余庆县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采取扩大种植面积、引入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余庆县有茶园面积21.3万亩,茶产业已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8万多村民因茶兴业、因茶增收。图为村民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茶场采摘春茶。

    清明假期,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户外踏青、游玩,享受春光。图为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东南村,一名小女孩在麦田间放风筝。本版均为新华社图

随着清明小长假的到来,春意盎然的大地迎来了新一轮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选择出游的人们,还是忙于春耕的农民,抑或是那些沉浸在民俗文化中体验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寻找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在这个假期里,出行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地的旅游景点也迎来了客流高峰。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携家带口,或是邀上三五好友,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各大景区内人头攒动,游客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美景,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将整个春天都装进了相机和手机里。

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乡村花海也成为了这个时节的热门去处。金黄的油菜花、娇艳的桃花、洁白的杏花……各种花卉竞相绽放,形成了一片片绚丽多彩的花海。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油画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馈赠。

广袤的田野上也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春天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农民们正在辛勤地劳作,播种着新一年的希望。他们的身影在绿色的田野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春耕不仅是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城市的喧嚣,来到宁静的乡村,体验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在民宿中,人们可以亲手制作当地美食,参与农耕活动,或是在院子里晒太阳、读书、品茶,享受那份难得的闲适与宁静。在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独特的人文韵味,吸引着游客们驻足。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传统的手工艺品店……每一处都散发着浓浓的历史韵味。游客们在这些街区中漫步,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与历史对话,与文化交融。这些街区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春光烂漫中,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并在与自然和文化的互动中找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莺啼燕语中,我们感受文化的传承、劳作的喜悦。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宁静,都在这个季节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风和日丽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文旅项目都在不断创新和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这短短几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出游高峰期,更是一个观察春日希望与美好的窗口。从贵州的茶山到河北的桃园,从山东的田野到黑龙江的垦区,春天的脚步伴随着人们的希望和劳作,正悄然走进每一个角落。春日,不仅是一个踏青的时节,更是一个播种和期待的季节,春天的故事,正在这片大地上续写。

青年报记者 郭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