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品牌大会昨天举行,会上发布100个最佳“上海文化”品牌案例,按影响力、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海外传播以及受到市民欢迎五个维度,各20个案例,累计推出“百佳”案例。
100个最佳“上海文化”品牌的创建过程和宣传推广,本身也是对大会主题的诠释: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
■03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上海文化品牌大会昨天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大会以“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为主题,通过案例发布、经验分享、主题演讲、展览展示等四大板块,搭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展示交流、经验分享、集智会商、激励创新、促进融合、深化合作的崭新平台。
本次大会发布了第三轮即2022-2023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工作创新案例“百例”。案例涵盖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理论研究传播、城市精神品格弘扬、海派文化研究传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文艺创作、文化节展活动、“文化+”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江南文化研究发掘等重点领域。
为充分传播展示上海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优势资源的实践探索,大会邀请了4家案例代表分享打响文化品牌经验做法。
中共一大纪念馆深耕红色资源,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常新,积极融入大思政课教育体系,打造“一大文创”带得走的红色符号,做好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者、红色文化的传扬者。
豫园股份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秉承上海老城厢文脉传承,推动豫园灯会焕新升级,打造沉浸式游园体验,推动品牌IP跨界联动,走好非遗文化破圈之路,近两届豫园灯会全球游客到访量超820万人次。
上海博物馆深入挖掘江南文化资源,用考古实证上海地域文明历史,赋能上博东馆展承建设,打造呈现江南文化气韵精品展览,增强江南文化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现江南魅力。
市政府新闻办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 SHANGHAI,上线两年多来已汇聚数字资源上百万、专业创作者3万多人、入驻机构800多家,海外账号年触达5600万个,初步建成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内容共创平台和国际传播平台,打造数字世界的上海形象。
大会邀请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和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两位专家做主题演讲。沈壮海教授以《体用贯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题,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做了深入阐释和解读,为科学理解、深刻把握、全面贯彻、坚决落实市委“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部署提供了启发和指引。葛剑雄教授以《中华文明中的上海文化》为题,从中华文明的大视野深入剖析上海文化渊源特色,对把牢文化品牌实质、传承上海优势文化资源、秉持开放多元文化自信做了深入阐述,为进一步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更多思路。
为了配合大会的举行,主办方还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大厅专门设置“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案例展。展览生动展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上海实践”,集中呈现了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的“上海担当”,凸出展现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上海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