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珍贵笔记手稿来到党的诞生地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市民近距离观赏马克思珍贵文献。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星光吊顶,营造幽远宁静的展示空间,把观展聚焦点引向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感悟马克思珍贵文献的永恒力量。这是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首次来到党的诞生地。矩阵式陈列的140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命力。“源与流”的命运交汇于此,生动印证“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昨天起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亮相。展览也成为“光荣之城,乐享红色‘申’活”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览充分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丰厚的革命文物基础,共计展出各类展品452件,其中文物文献267件,包括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56件,其他等级文物及文献资料177件,力求全维度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并将首次在党的诞生地展出中山大学图书馆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一面书墙很是显眼,这是围绕马克思手稿背后,矩阵式陈列了140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观众呈现一次“源与流”的命运交汇。

“整个展览力求通过大量丰富的图文、实物、多媒体、创意展项等,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创新与成就,精彩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引领观众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