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上海并不是没有山,不过想必游客来上海旅游绝对不会是冲着爬山而来,或许他们对上海境内山的兴趣甚至比不过迪士尼里用以漂流的“雷鸣山”。这也意味着上海的山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具备目的地属性,但换言之,上海这些并不算高大的山丘,却意外给足了本土市民惊喜,偶尔兴之所至,也能过过爬山干瘾。在上海自得其乐,一旦外出游玩,透过火车车窗望见高耸的大山,心里的欢呼雀跃也是真实的。上海人上春山,跋涉的是自己的心境。
立于长风公园铁臂山脚下,猛然想起徐家汇源里落差仅1米的人造瀑布,年前因有人睹其过于袖珍之势而放诸网络,引来一番评头论足。而眼下这座26米的人造山尚居“上海市区第一高山”的美名,却似乎没有在这宜人的天气里搅起一池春水,只因在攀爬途中鲜有人下山迎面而过。没多久方觉臆断,纵使假山一座,但通往顶峰的崎岖山径实打实地多达八条,主路与小路纵横交织,上下山的两拨游人大可不必“正面交锋”。
铁臂山连同1959年建成开放的长风公园,其历史为老一代上海人所熟知,更算得上是以普陀和长宁为主的沪西人民对于“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最早追忆。铁臂山所依傍的银锄湖原是苏州河截弯取直后遗留的一处穷滩,辟建公园后便在此基础上新挖大湖,是为银锄湖;挖出的泥土堆叠而成铁臂山。挥锄挖土、畚箕传泥……当年一场由无数群众参与的“挖湖叠山”义务劳动,才造就当前旖旎风光。时至今日,长风公园的人堆里说不定就藏有运土队伍一员。
不消五分钟的登顶路,不及忆往昔数十载。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1米的人造瀑布,还是26米的人造山,无不闪烁着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营造无穷美景的人民智慧。上海地形以平原为主,百余米高的佘山地处郊外,更高一筹的大金山岛于南宋时期就已遁入大海,于是乎,铁臂山自耸立那一刻起便成了市区游山上选。诚然,面对“上春山”这般热闹的春日雅趣,上海人在自己地界显得囊中羞涩,但于城市美学而言,大概能扳回一局。
且看波光粼粼的银锄湖北岸,铁臂山因湖灵动,山形凹凸有致、屈伸有度、峻缓得宜,已然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架势,再辅以错落山径,极富攀爬乐趣,供休憩的仿古亭台与石凳亦不缺席。若俯瞰这方天地,何尝不像属于城市的一盆山水盆景? 营造“盆景”的人以深厚的美学功力还原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物事,催生起文学与艺术的浪漫想象。再看近些年,苏州河岸线贯通等城市更新项目也无一不在延伸和彰显着城市的“人造”之美。或许有时候,城市与自然的远近亲疏,全倚仗于人类善用智慧创造的刹那间。
93年出生的小周选择在周末“上春山”,即使在山顶20见方的石平台上,由于四周树木太过茂密而让人眺望不到其他景色,他在心底收藏的景色变化却清晰明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普陀小囡,爬山生涯几乎都是由近及远而肇始于铁臂山,“在我小时候,周围的大悦城、环球港等地标性的高楼都还没有建造,因此第一次看到铁臂山,就觉得它特别高大,显得出类拔萃。”小周和父母都爱爬山,虽然这二三十年来早已走出上海爬了无数自然山丘,但对于家附近的这座山,还总要时不时一起来看看。“比如扬州瘦西湖景区里有座小金山,同样也是假山,但有着精巧的人文设施布局。”
小周总结,“小小的山丘因为人的存在而充满故事,山不在高,登上去要有滋有味。”小周每天的上班路,隔着车窗就能遥望到黄浦江畔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在建造的双子山,这座即将成为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人工仿自然山林,许是让他的“童年高山”铁臂山受到了挤出冠名“市区第一高山”的威胁,他总要时不时拍照留念,紧盯着这座人造山的建造过程,仿佛生怕一夜之间就偷偷拔地而起。小周怀着对童年的捍卫,打趣道,“双子山还没经时光打磨,暂时不会成为我心目中的地标。”
在B站一个关于铁臂山的视频下,网友Maxxxia于2021年留言,“铁臂山,它永远是我心目中的上海第一高山,因为那里留存着我童年的回忆。”最高峰达48米的双子山将于今年下半年开放,不知在这则消息前,他是否依旧抱持着跟小周相似的心境。
横山、小昆山
徐霞客将最后一次西南远游的起始点放在了佘山,他在游记中写道,“上午始行。盖前犹东迂之道,而至是为西行之始也。三里过仁山(即辰山)。又西北三里,过天马山。又西三里,过横山。又西二里,过小昆山,又西三里,入泖湖。”因此怎能不提一下横山和小昆山,同为“松郡九峰”,横山为松郡九峰中第七山,海拔68米,山势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小昆山名列九峰之末,有南北两峰,北低南高,北峰高44米,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横山与小昆山因其悠久历史,各有不少名胜古迹。
小洋山
尽管小洋山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浙江嵊泗县,却因洋山深水港自然而然地与上海“沾亲带故”起来。小洋山岛居大洋山之北,距上海芦潮港30公里,海拔147.7米。面积虽仅1.76平方公里,但自然石景风光颇为独特,进山步步有景,著名景点为石龙、小观音山摩崖群两处,其他有姐妹石、高泥奇沙、乌龟石等。交通对于上海市民也方便,早上在浦东东昌路码头乘车到芦潮港,搭中午轮船到小洋山即可。
佘山
佘山或许是上海人爬的第一座自然山脉,但攀爬完甚至也不会记得爬的是东佘山还是西佘山,东佘山海拔72.4米,而西佘山一说97米,一说100.8米,仅仅两三米之差可直接撼动着“上海陆地第一高峰”的地位,因为同在松江的天马山为98.2米。不过对于游人而言,这分毫差池丝毫不减爬山雅兴。位于松江的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中心30公里,占地401公顷,园内十二座山峰犹如十二颗大小不等的翡翠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连绵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山上人文景观也值得驻足,有佘山圣母大教堂、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准台、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台等。
天马山
位于佘山西南10公里,主峰海拔98.2米,为上海陆上海拔最高地点,也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山势巍峨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有南北两峰,形如天马,故名。黑松、油桐、毛竹等郁郁成林。山上有上海一大奇观,建于北宋的护珠宝光塔是闻名遐迩的斜塔,塔顶中心移位2.27米,塔身倾斜达7度6分,斜度已经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
辰山
松江地区曾有十二峰,现存九峰,又名“松郡九峰”,佘山、天马山均位列其中,相对而言,辰山名气不如前二者,倒是依山而建的辰山植物园已经成为上海著名地标。辰山本身的自然风光也值得一探究竟,其在松郡九峰中因其列于“辰”位(即东南方),故名辰山。又相传自古有神仙寄迹山中,故旧名神山。主峰海拔69.8米,东面的悬崖峭壁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山南为针阔叶混交林,山北坡多毛竹。
金鳌山
金鳌山公园是崇明的古典园林,位于侯家镇鳌山村,占地面积1.2公顷,与海上名刹寿安寺比邻。园内有一座小山名为“金鳌山”,为人工所筑,于宋元就有记载,是由人工堆筑而成的土丘,因形似金鳌而得名,原为航海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