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港青少年交流活动在宜川中学举行。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本报讯 夏日炎炎,户外气温不断攀升,一场沪港青少年交流活动也在宜川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7月7日,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交流计划普陀行迎来了来自8所香港中学88名师生走进普陀,他们将在上海开展为期6天5晚的考察交流。
据了解,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交流计划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在上海市委统战部、市海外联谊会的指导支持下,由沪港社团总会、沪港青年会、上海香港联会联合举办的交流活动,组织750名香港中学生乘坐高铁来沪,近距离、面对面了解上海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
欢迎仪式上,沪港青年会、普陀香港联会、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交流普陀团负责人分别向普陀海外联谊会、区教育工作党委以及宜川中学代表赠送锦旗。九龙真光中学、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等8所学校与宜川中学互赠校旗,成为沪港学子深化交流的友好见证。
宜川中学学生于昕磊表示,沪港学子同为青少年,期待在交流中不断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与认知,为沪港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九龙真光中学学生洪诗韵也希望通过六日五夜的亲身体验,从多角度认识国家历史、文化和不同方面的发展现况,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将来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在一日学校活动中,两地学生共绘“龙鳞”,相关作品将于7月10日全市“分享荟”上组成“龙灯”,寄寓着沪港青少年对祖国75周年华诞的美好祝愿,学生们还参加了射箭、戏剧、科创、商科、书院等宜川中学特色课程,香港学生不仅切身体会到上海中学的课堂氛围与课程特色,也在互动中增进了与朋辈伙伴的友谊。
未来四天中,交流团将体验“做一天上海人”,在曹杨探访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看“劳模精神”焕发时代新光;在长风参访科技企业、一流高校和党群中心,感受普陀“三张名片”的实力与魅力;在真如学习非遗“麦秸绣”技艺,品味“繁花”同款套餐中的老上海风情。此外,交流团还将参与市区City Walk、沪港青年“靠谱·分享荟”等活动,在参观、交流中了解、感受,助力香港青少年进一步提升身份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近期,30名香港大学生也通过“普陀·祖苗——优才GCE实习计划(上海-金融法律)”在普陀开展实习活动。这些大学生分别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0所高校,以法律、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为主。目前,团内学生正在波克城市、收钱吧、仲量联行、德勤中国及大成、博和汉商律所等16家企业开展实习。
作为实习团团长,来自香港教育大学的钟夏楠表示,通过这次的实习经历,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工作上的启发,也让他对上海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这一个月在上海的生活,我能感受到上海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城市,看到了上海和香港的很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丰富的参访活动,也让我了解了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本地文化。”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方面都收获良多的钟夏楠表示,期待未来有机会能来沪发展。
据悉,在沪期间,普陀区委统战部还为实习团精心安排了多场周末参访活动。如“普陀发展之旅”带领实习团走进上海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冰上运动中心、施耐德电气等企业机构,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普陀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发展面貌;“人文交流之旅”组织多名正在普陀挂职锻炼的实习大学生与团内学生结成学伴、体验端午文化,帮助大家更好地融入上海生活。
普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静表示,希望香港学子通过普陀之行,以亲至获真知,体悟发展变迁;以交流促共识,结下深厚友谊;以笃行促发展,成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