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团队开发脑机接口新平台

王薇:让科技守护健康

青年报 记者 刘秦春

    王薇(右二)率团队研发新产品助患者康复。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摄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本报讯 从实验室的理论探索到科技医疗的创新实践,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薇博士用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真谛。她始终怀抱“让理论变为现实,让科技守护健康”的梦想,带领团队在智慧数字生命领域攻坚克难,点亮无数患者的康复希望。

    “这些理论能变成产品就好了”

    王薇的学术生涯始于天津大学,师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建者王明时教授。随后,她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深造,获得了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西门子医疗的工作经历进一步磨砺了她的专业技能。

    无论是在读书的时候,还是在西门子从事相关的工作,其实王薇一直在做脑机接口相关知识的积累。“在学校读文献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些理论什么时候能实现啊? 要是能做成真正的产品就好了。”于是,这便成了她今后创业的方向。

    2016年,王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创业,成立了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聚焦于智慧数字生命领域,致力于用数字科技实现健康。这家集团迅速崭露头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逾300项,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每天都在升级打怪”

    王薇告诉记者,脑机接口是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的关键,融合了医学、理学、工程学、材料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最先进理论与前沿技术。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科研起步不晚于国外,但产业化市场正处在孕育发展进程中。

    据她分析,相对各类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存在的伦理和安全风险,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安全性高,受众群大,产业化前景广阔,我国具备较好的技术积累,目前正处于变革新一代技术、加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于是,她带领公司攻关核心技术瓶颈,开展具有原创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探索。

    “这是个从0到1的过程,没有前例可以参考和借鉴,所以创业的每一天基本都是一个在逐渐升级打怪的过程。”回忆创业之路时,王薇和团队经历过来自市场的怀疑,但他们深知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历这么一个成长的过程,于是他们从2021年开始积累临床病例,随着产品被市场逐渐接受,信心也随之倍增。

    在王薇博士的带领下,上海术理已经成为脑机接口、智能设备、神经机器人和数据云平台开发的领航者。公司汇聚了国内脑科学顶尖专家与医工跨学科一流技术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联合研发中心”,并计划筹建智慧医疗脑科学产业研究院,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多方合作,加速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意识与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的治疗。这一技术能够通过脑机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终端等手段,实现人体全周期健康生命管理,尤其在脑卒中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成效。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运用脑机接口技术、运动想象范式和智能设备,已经实现了大脑神经通路的重建,该产品已市场落地,临床效果非常显著,目前已经惠及1000多名病人。

    王薇及其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公司相继获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的技术赛全国总冠军、2023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最具投资价值科技成果”、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24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十大案例”等奖项。她自己也获得了上海市“东方英才”创业领军人才、上海市“滨海贤人”创业领军人才、上海市奉贤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谈及未来,王薇表示,将带领团队研发新平台治疗儿童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等病症,具有重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我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王薇说,自己将继续做热爱而擅长的事情,勇于试错,顺势而为。

2024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