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 图
在高温酷暑的考验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城市的有序、整洁,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头顶烈日、挥洒汗水,他们在高温下坚守的身影定格了烈日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因为有了他们,城市的运转才得以保障,向这些平凡而又坚韧的劳动者致敬!
■04
高温下的垃圾车厢 这群00后钻了进去
484辆作业机动车,504辆作业非机动车,这是为整个老闸北区域进行垃圾清运、道路清扫等工作的环卫作业设备,在这个高温季里,它们的顺利运行让烈日下的城市依然保持清爽有序。它们的检修维护工作,都归上海静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静环环卫分公司装备保障部负责。记者了解到,这个保障部里,有着上海环卫行业内少见的“含青量”,其中还有不少00后。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钻进垃圾车厢里维修
感觉像是蒸笼里的包子
昨天上午10:30,平型关路1721号的静环环卫分公司,十多辆环卫车正停在机修仓中等待维修。23岁的李利康戴上手套,拿着工具,利落地爬上一辆载重1.2吨的餐厨湿垃圾清运车,打开车厢顶部的舱盖,一头钻了进去。
他是装备保障部的修理工,负责液压的修理工作。“像是下油管、油缸这些,都要钻到车厢里去拆。”李利康说。他口中的车厢,其实就是清运车装载垃圾的车厢。高温天里垃圾量大,每辆送修的车都是刚“值勤”下来的,刚刚清空完湿垃圾的车厢,即使清扫过,也散发着一股难以消除的馊臭味,这种大热天里,一打开盖,就“飘香万里”。
“习惯了。”李利康说。要保证液压正常,先得拆下油管油缸,在这样的车厢里,他常常一待就是一个小时,最久在里边闷了一个半小时。今天这样30多摄氏度的天气,进去还没几分钟,他就满身满脸大汗。“今天还算好,之前快40摄氏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蒸笼里的包子,一会儿就熟了。”李利康笑说,为了避免被“烤熟”或是“熏晕”,他得每隔十几分钟站起来把头伸出车厢“换个气”,再钻进去干一会。
“高温天,化油管油箱温度会变高,油管里边的油一直来回动,会导致油温变得更高,油管就容易软化,油缸里面一些油封尘封,温度高的情况下也容易软化,就会变得更脆,导致漏油。”李利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高温天车辆最容易发生的故障,环卫车辆使用率高,清运任务重,作为车辆机修工,最重要的就是尽快修好车辆,送它们正常出勤。
站在90多摄氏度的发动机边
最多一天要修15~20台车
对面的场地上,24岁的李泽铖和23岁的周朝炜正顶着烈日对一辆环卫机扫车进行检修,大太阳底下,站在温度高达90多摄氏度的发动机旁边,两人都是大汗淋漓。
“今天上午从7点半来上班,到10点左右已经修了4台车了,2台是空调故障,1台漏水,1台漏油。”周朝炜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他们要修15~20台车,基本从早到晚都停不下来。制服得准备几套,高温天的烈日下,站在高热的发动机边上,没一会儿就能湿透,换下来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盛夏,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是车辆水温过高,以及空调不制冷。高温天故障发生率比其他天气里要多,维修难度也大。“工作量会一下子大很多,一般高温天也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李泽铖说。
早上接到维修任务后,首先对车辆进行检查,依据报修单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维修的具体内容。检查完成后,再仔细核对报修单上的维修项目,确保所有需要维修的项目都被覆盖,根据检查结果和维修项目,开始进行维修。完成维修后,还要再做一整套动作测试,检测车辆的各项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问题。
这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流程,除了保证维修速度,也要保证维修质量。李泽铖如今已是李德成劳模工作室的成员,小故障他都能迅速解决,但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比方说电线氧化那种,就非常难查,因为线路多,要找到故障点,都要花不少时间。”最久的一次,他花了两天时间,就为了找到一个故障点。“当时还是挺急的,因为少一辆车,就有可能影响到清运作业。”
今年高温期间,到昨天为止,他们所在的静环环卫分公司装备保障部维修车辆频次已经达到1381次。
[心声]
坚持源于对这份工作的自豪感
“虽然辛苦,但这个工作还是挺有挑战性的。”出生于2000年的李泽铖和2001年的周朝炜都是上海市环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加入环卫行业,尽管也工作了五六年,但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刚入门”,跟老师傅们还有得学。
跟高温环境相处,面对故障排查的艰难,每天都是满身油污,李泽铖说,自己能坚持下来靠的是责任心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尤其是今年,我加入了李德成劳模工作室,心态也更稳。我更明白了劳模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让这个城市更美好,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干环卫这一行,他们选择并不少。周朝炜就有两个同学在做汽车改装。“但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性。”他说,每次碰到复杂的故障,能顺利修好,看着一辆辆环卫车辆安全出门,行驶在路上,会很有成就感。
周朝炜选择环卫机修工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作稳定,同时也是因为自己对机械设备维修感兴趣。从酒店管理行业转到环卫行业的李利康更是将“热爱”作为了选择这份工作的首要原因。
出生于2001年的李利康从市北职业高级中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酒店做了一段时间的客房服务。“但我就是不喜欢,我喜欢汽车拆装,还去考了证。正好看到有招聘环卫机修工,就来参加考试,没想到真中了。”
这些年,李利康一直在师傅的带教下在岗位实践中不断学习,跟以前酒店里面工作比,现在这份工作肯定辛苦很多,环境也更艰苦,但他却觉得很满足。“因为是我喜欢的东西,可以学到很多,让我不断成长。”他说,“我们的手上可能沾满油污,衣服可能被汗水浸透,但仍然坚持下来了,这份坚持来源于对这份工作的自豪感。这份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十分重要,维系着城市的门面。”
随着环卫车辆的不断更新,如今这几位00后还在进行新能源车辆维修的培训。“这个行业一样会有很多新的挑战,对机修工作要求也更精细了。”李泽铖说。目前还都是初级工的他们,希望能一步步踏踏实实地不断精进维修能力,有一天也能像单位的那些老师傅、老劳模一样,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
[背景]
本市环卫多措并举“蒸”战高温
户外作业多的环卫工作如何在夏季“战高温”?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高温天下,本市环卫通过充分发挥机械作业效能,减轻人工作业强度等方式,全面保障今夏环境卫生工作,安全生产的同时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通过加大对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及洒水冲刷作业力度,实现“双高”期间人力优化配置,降低劳动强度。以机械冲洗降尘降温,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温酷热环境对出行市民的影响。针对夏季阵雨或雷雨天气,则发挥机械化保洁优势扫除路面落叶、淤泥,及时清除道路排水口周围垃圾,避免排水口堵塞。
同时合理安排人工作业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段。各作业企业按照国家防暑降温工作相关规定,根据气象部门高温预警、实际工作任务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工作。在保障好日常工作及重大活动的基础上,人工清道作业全面采取避高温错时工作制。
环卫部门也及时做好一线职工防暑降温工作。根据实际需要,为环卫作业人员准备盐汽水、绿豆汤、冷饮、毛巾脸盆等防暑降温物资,各道班房、休息场所配备医药箱、急救包、医用器械等夏季应急用品。同时强化夏季环卫作业安全教育,增强一线环卫工人防暑降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