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进博会即将迎来百日冲刺。青年报资料图
第七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倒计时100天新闻通气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平介绍了本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筹备工作有关情况。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创新优化21个方面270项任务
商务部、上海市会同相关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目前总体进展顺利。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七届进博会筹备工作,继续设立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市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安全保卫、交通、住宿、餐饮等21个保障组、31个工作小组。
在总结往届进博会50条筹办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第七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总体方案和总任务书,细化分解了21个方面270项任务,创新优化举措,提升服务质量。
在参展便利化上下功夫。出入境方面,推进落实“为外籍展客商提供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等便利措施。海关发布了第七届进博会通关须知和便利措施,进一步简化特许审批手续以及部分产品参展相关证书要求。证件办理方面,进一步优化证件办理流程,压缩办证时间,逐步扩大电子证试用范围。交通出行方面,进一步优化展会期间交通疏导方案,完善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团队巴士、预约停车等保障措施。展客商服务方面,将及时发布第七届进博会住宿房源信息,进一步优化“固定点位+流动餐车+馆内便利店”供餐模式,强化现场医疗站点和全市定点医院配置。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境外展客商支付服务体验。
在服务精细化上发力。法律服务方面,进一步增强进博法律服务志愿团力量,优化进博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和调解中心设置。市场监管方面,进一步优化展客商指导服务与展会秩序维护,为展商客商提供专业便捷的商事登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咨询服务。志愿服务方面,在加强“小叶子”志愿者岗位培训和场地实训的同时,增加专业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讲解、多语种翻译等服务。环境提升方面,将对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绿化实施改造提升,并在进博会核心区域打造新能源高标准保洁示范区。
保障智能化方面,面向展客商,借助AI及数字化技术,升级数字化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找展商、看展馆、查活动等服务功能,为展客商提供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服务。同时,展馆内增设智能会务服务点,优化展会现场AI智能应答功能,提升展客商参展体验。面向服务保障部门,在强化安保交通、展品通关、能源通信保障、气象监测预报、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智能化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博一张图”功能,推动各部门间数据融合应用,助力高效决策和指挥调度。
展会绿色化方面,聚焦“展位搭建、物流运输、运营管理、绿色餐饮、绿色电力、碳中和”六个方面,全方位推动进博会全链条绿色发展。落实绿色展台标准,实施绿色物流方案,推动餐饮食品生产与服务过程的“绿色化”。进一步优化国家会展中心能源管理体系,继续采用绿电办展等保障模式,打造绿色低碳场馆。深化进博会碳中和机制,切实打造会展行业绿色标杆。
进博好物从“四叶草”走向国内“大市场”
上海紧紧围绕“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功能定位,持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市商务委主任、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民介绍说,进博好物从“四叶草”走向国内“大市场”。
“丝路电商”带动效应明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全面铺开,已经举办了上海网上年货节、丝路云品电商节等促消费活动,促进进博展品变为电商商品。上海还推动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了“丝路电商”国家馆。今年4月,巴基斯坦国家馆在外高桥开馆,成为第六届进博会上巴基斯坦参展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平台。今年以来,新增了3个“丝路电商”国家馆,总数达到26个。
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效应明显。虹桥品汇去年交易额170亿元,累计开设苏州、绍兴等23个分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设国家馆63个,累计开设13个分港,推动5000余款进博同款商品进入国内市场。南京东路的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已有20多个国别和地区的进博产品正在集中展销,成为全球游客了解进博新品、体验国别商品的网红场所。
首发首展效应明显。六届进博会以来,上海累计引进了首店5840家,亚洲级别以上首店超过80家。前不久,亮相第六届进博会的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在上海瑞金医院正式投入运行,让更多患者受益。
另一方面,从6天参会体验的“获得感”升级为365天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设外资企业3007家,同比增长18.3%。全市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家、外资研发中心14家,分别累计认定985家、575家。进博展商在沪投资扩产,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的乐高公司,其乐园主题度假区项目一期建设已初具规模。第四届进博会参展商士卓曼,其高端种植体产业化项目一期已经启动,预计2025年将达产。
国际友好的商业环境让展商感受上海城市生活丰富度。今年上半年,上海实现超7万多台终端POS机支持受理外卡支付,较去年年末增长了1.1倍,为进博会展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支付便利。
“我们立足公安职能,对标‘便利、智慧、绿色’城市服务保障总要求,聚焦外籍展客商和参展企业两大主体在出入境业务办理方面的实际需求,推出了出入境便利服务‘组合包’。”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商勇介绍了具体举措,“包括提供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便利,方便外籍展客商入境参与商业活动。对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免签入境外籍展客商,提供办理相关停居留证件便利,方便其在免签停留期满后继续在我国开展商贸活动等。”
“前六届进博会,海关共监管近3000批次货值逾10亿美元的各类展品参展。”上海海关副关长叶建表示,今年,海关继续大力支持第七届进博会相关工作,确保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7月1日,海关总署以公告形式发布了第七届进博会海关通关须知和支持措施,提出了18条便利措施。往届进博会提出的支持措施得以延续,例如:派员入驻现场提供咨询服务、授权行政审批方便企业就近办理、延长ATA单证册有效期等措施,在第七届进博会中继续有效,操作进一步优化。
同时,海关还特别新增了一条支持举措:简化部分产品参展相关证书要求。即对已消除动植物疫情传播风险的动植物源性参展食品,可免于提供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出具的卫生证书或动植物检疫证书。这项措施将有助于更大范围、更多品类的展品参展,进一步扩大进博会的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