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心中,日本二战侵略行径永远是那根最敏感的弦。二战让全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也留下了期望和平的共识,但这份共识永远建立在事实真相之上,建立在我们对历史的铭记之上,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之上。
■02
□青年报评论员 张逸麟
8月13日,94岁高龄的清水英男时隔79年后重返哈尔滨,在他曾服役的七三一部队旧址忏悔,并指认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
1945年的今天,8月15日上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无条件投降。这个消息传到中华大地后,举国欢腾。
然而,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没有被彻底清算,而以另一种形态延续了下去。清水英男回国后,他和其他七三一部队余孽被军方要求隐瞒身份,直到2016年,无法面对良知的清水英男才决定站出来公开事实,并亲自来华谢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我们赞赏清水英男先生揭露和直面历史真相的勇气。”但是像清水英男这样勇于直面历史、承认侵略罪行的绝非主流,他曾说自己来华忏悔的行为导致“那些日本政界人士巴不得我死”。
1982年提出要使教科书内容不刺激邻国的宫泽谈话;1993年公开承认日本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史实的河野谈话;1995年承认日本二战罪行,并表示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的村山谈话——曾被认为是日本开始正视二战历史的三大谈话,如今已经被日本主流政治边缘化,日本甚至变本加厉地篡改历史、掩盖真相。
今年4月出版的日本《国史教科书》,大肆宣扬“皇国史观”,否认日本强征“慰安妇”事实,这一“有毒”教科书明年有可能进入中学课堂。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但如今的日本政府在慰安妇、强制劳工等问题上百般推诿,混淆视听。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在日本叙事中始终是“终战日”,每年日本都要举办广岛、长崎原子弹受难纪念日,但在这些纪念日中只谈日本民众的受害经历,从不反省二战的侵略行为。
正是因为日本右翼政客占据主流,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导致了广大日本民众长期处于被洗脑状态,历史观陷入混沌,像清水英男这样有良知与勇气的人士少之又少。之前的巴黎奥运会上,中日选手的友谊很感人,然而给中国粉丝留下不错印象的日本女乒选手早田希娜13日却无知地表示,希望去拜访保存神风特攻队遗像、遗物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随即孙颖莎、樊振东在社媒上取关了早田。
在中国人民心中,日本二战侵略行径永远是那根最敏感的弦。二战让全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也留下了期望和平的共识,但这份共识永远建立在事实真相之上,建立在我们对历史的铭记之上,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之上。
当下的日本政府不仅不对历史罪行反躬自省,反而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的荒谬论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这场关乎真相与伪史的斗争仍在继续,我们纪念“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12·13”国家公祭日,建造亚洲最大的“慰安妇”纪念馆,为的是更好地凝聚人心、铭记历史,维护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并尽可能地唤醒更多日本民众,警告日本政府和右翼政客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