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20年上海书展,润泽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青年报 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8月14日,2024上海书展正式启幕。迄今,上海书展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电子产品随时可得,人们能从网上获取无数信息的当下,书展现场依然人头攒动,爱书人刷出了比盛夏气温还高的热情。这既是纸质书经久不衰的魅力所致,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精神底色和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

    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中国最早迈入现代化转型进程的城市,上海历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文明,从而造就了蓬勃的生机和丰盈的多样性。这在文化出版领域有着鲜活生动的表现。

    早在1843年,上海就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社——墨海书馆。墨海书馆运行数十年,翻译引进了大量科学、社会学、政治学著作,是晚清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些至今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相继崛起。据上海史学者统计,1920-1930年代,上海汇集了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出版机构,其出版物册数占全国出版物总册数的60%以上。

    源源不绝、琳琅满目的出版物,让当时的中国人得以观照自身及了解外部世界,把握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同时也有助于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形塑趣味。凭借如此丰厚的出版资源,上海也跻身为全国文化中心。

    从这个角度讲,上海书展是对文化源流的致敬与传承。而满怀热情、一年一度如候鸟般赴约的读者,正诠释了上海市民对于阅读、对于文化、对于更广阔世界生生不息的热爱与向往。

    进而言之,书展不仅为爱书人营建了稳定的仪式感,也是公共领域生长、延展的空间。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指出,源自18世纪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等场所,杂志、报纸等媒介,为大众提供了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而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转,离不开公共领域的健康成长。书展就如同放大的咖啡馆、落地的媒介,写书人、出书人、爱书人汇聚一堂,通过讲座、对话以及随时随地发生的人际互动,切实地塑造公共领域。

    这或许是上海书展长盛不衰的秘诀。二十年来,无论是承载信息的载体,还是人们的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迁。然而,人们对书展的需求和憧憬仍然热烈。人们从书展中获得的不止于书籍,更有自由沟通与交流的满足感。

    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需要书展,东京、伦敦、博洛尼亚、法兰克福……都有各具特色的书展。上海亦不例外。上海书展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精神底色的具象化。

    ■02

2024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