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他让科普微光跨越山海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久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胡佳腾最近获评“202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他是患者眼中的“小胡医生”,是屡获科创大奖的“医学博士”,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困境儿童的“白大褂老师”,更是一名以实际行动践行“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初心使命的中共党员。这个暑假,95后的他与00后的学弟学妹们组团踏上赴云南的医学科普之路。

    一个人到一群人科普之路已4年

    胡佳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23级博士研究生。他自2020年在导师刘晓兵的支持下发起“久脉”外周血管疾病科普志愿服务项目,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至今已由最初的每月一次的科普增加到每周一次的科普,由最初在上海各区街道逐步扩展到云南等全国八个省市,像这样的医学知识科普,他坚持了4年。

    我国约有4500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这一群体若不及时治疗干预会导致截肢的结局,其早期筛查和术后功能锻炼是一大难题。作为一名血管外科青年医学生,胡佳腾开发三维姿态模拟辅助下肢功能锻炼系统,以“软件+硬件”的方式监督、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锻炼康复,克服了目前国际上“Supervised exercise therapy”这一疗法因时空限制无法应用于基层的挑战,这一创新斩获了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绍裘”医+X创新奖学金。

    在导师的支持下,胡佳腾承担起“久脉”健康科普公益项目学生负责人角色,组建“久脉”健康科普青年志愿服务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诊治中心,通过产学研协同的方式为乡村医疗振兴装上数字新引擎。

    让医学温度通过科普走入千家万户

    “胎记”一块红一块紫,腿一条长一条短,喘气一口紧一口深……8月,多位“怪病”患者涌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门诊,不寻常的“胎记”迅速引起医务人员关注。

    “这种发病率仅有1/27500的血管罕见病,以肢体肥大和皮肤红斑为特征,叫做Parkes-Weber综合征。”此时,胡佳腾和“久脉”健康科普公益项目团队的医学生们也来到昆明市、普洱市,通过开展科普与义诊,为当地居民带来健康知识。

    “我从来没有在同学们面前穿过篮球裤。”在云南文山,12岁的小杰生来被Parkes-Weber综合征的印记所标记——一侧大腿的异常增粗和葡萄酒样色斑让他失去自信,但是上海来的哥哥姐姐们让他科学认识到“血管怪兽”。就在几天前,中组部团中央第24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昆医大附二院的副院长崔超毅为小杰完成了手术治疗,这也是云南省首例Parkes-Weber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面对外周血管疾病科普空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王丹茹的支持下,此次,“久脉”青年在云南当地建立了科普实践基地,完成了对当地科普答卷的“填空题”。

    依托基地的落地,“久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昆明医科大学等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机构开展科普结对与针对性培训工作,期待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科普队”,让科普模式真正实现可复制、可推广。“‘领域’+‘地域’”的科普应用新模式,让科普微光跨越山海,有机会照亮每一个乡村、每一个社区。“久脉”实践基地成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的曲子政感慨道。

2024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