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上海书展还在继续,书展的“触角”却已经开始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延伸。也就在书展期间,上海首个“健康书房”在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落成。作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30个重要项目之一的“书香上海”建设工程,正在变得越来越具体,书香几乎是“唾手可得”。
上海新华传媒的“申康科普面对面”活动此次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中心活动区举办时人山人海,健康问题现在确实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整个“申康科普面对面”活动也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可是,现在有了这个“健康书房”,健康知识普及的常态化就可以成为可能。
青年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健康书房”不大,也就几十个平方米,却可以为读者提供现场阅读、免费借阅、科普视频、科普文创成果展示等阅读服务。新华“城市书房”阅读大数据服务“精准选品”,为书房挑选了1000本健康科普类书籍供读者借阅。
市民胡先生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开药的,正巧看到“健康书房”开张,他在里面翻阅了半个多小时,一连看了五六本健康类图书。“太实用了,有的办法回去就可以尝试。现在市里就是想着办法让我们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好书,这是真正在办实事。”
在《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中,“书香上海”建设工程是一个重要内容,而要将“书香”走深走细走实,加快各种公共阅读场所的建设是一个重点。现在各种形式的“城市书房”多起来了,已经深入到城市的肌理,市民在家门口阅读已成为现实。而“健康书房”的出现显然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市民家门口不仅要有书房,而且还要有特色书房,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