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趴在地上,准备好手势,对着前方摆着的三张烟卡、烟牌或者烟盒用力一拍,成功拍翻了的拿回自己身前,剩下的仍放在地面上,然后又开始下一回合……这是近期在中小学生之间流行的烟卡游戏。
记者发现,烟卡已成为学生之间的“社交货币”,与此同时,多家电商、外卖、社交平台都在售卖。那么,烟卡游戏是否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学生
线下捡烟盒 线上买烟卡
“玩烟卡就是追求统一性。”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加入玩烟卡的群体中,烟卡究竟对他们有什么吸引力?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玩烟卡的初中生小徐,试图了解学生玩烟卡这一现象背后的故事。
小徐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曾花费49元多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500余张烟卡,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些烟卡是假货。“我会看‘烟卡’上面有没有胶水,并仔细闻味道,如果你玩得多了,就能感觉到真卡和假卡之间的不同。”随后,他向平台申请了退货退款,把那些假烟卡退了回去。
“我主要收集烟盒,而不是烟卡。我把烟盒卖给同龄小孩,每个烟盒可以卖两三元,如果是高端品牌的烟盒,像‘和天下’这种可以卖到十元左右。一般市面上卖100元的烟,烟盒按照十分之一的价格卖。”小徐说,“我父母一般不干涉我,他们也支持我卖,因为可以赚点零花钱。”
除了购买,小徐的烟卡有很大部分是靠捡来的:“我每天都会骑车出去捡烟卡烟盒,即使天气很热也会坚持去,大概每天花两三个小时,骑行锻炼之后去捡。”
据小徐分享,他们在玩烟卡的时候,主要是看谁能把放在地上的卡拍翻,谁拍翻了就是谁的,还有不同的手势。谈到为什么玩烟卡,小徐说:“我们朋友之间玩这些就是为了追求统一性,他们都玩,所以我也跟着玩。”但他表示,自己和朋友都知道吸烟不好,所以没有出现因为玩烟卡吸烟的情况。
此外,小徐还提到,他们并不把烟卡和烟盒带去学校,只在家里和小区玩。因为如果在学校里玩,被老师发现了会被没收。此前他在学校和同学玩奥特曼卡片就被老师没收了,等到学期末才拿了回来。
教师
一旦发现,我会立即没收
“这种游戏不仅涉及抽烟行为,还可能引发不良心理。”
陈先生是上海某小学的老师,学生沉迷于烟卡游戏让教师们担心会诱导孩子吸烟,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我在电商和社交平台上发现了大量关于烟卡的商品,商品图片直接用了小朋友玩烟卡的图片,上面还显示‘妈妈最爱’等字样,很容易就能买到。并且这些卡片通常是从香烟盒中取出的,上面印有不同的香烟品牌,含有尼古丁。”陈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为了获得这些卡片,有的让爸爸妈妈抽烟,还有的甚至会去捡拾他人丢弃在路上的烟盒。”
谈到学生的情况,陈老师表示:“我是绝不允许学生玩烟卡的,一旦发现,我会立即没收。”据他观察,学生们在玩烟卡的时候涉及“比大小”,就是比谁的烟卡价格更贵。学生会把烟卡分为不同档次,稍微差点的5元,好点的10元到100元不等,例如“中华”就是100元,算是档次比较高的那类烟卡。
陈老师认为,这种游戏不仅涉及抽烟行为,还可能引发不良心理:“孩子们会互相攀比谁拥有的烟卡更多、更稀有。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让他们从小接触香烟品牌,从而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烟卡游戏背后的商业模式,陈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商家似乎在利用这种游戏模式诱导孩子们消费。”
最后,陈老师呼吁相关部门介入:“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考虑这类商品是否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禁止售卖这种商品。同时也提醒家长们要防止孩子沉迷于这种游戏中。”
商家
烟卡被当作儿童玩具售卖
其中一款烟卡商品甚至宣传“小朋友都爱玩,培养小孩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陈老师和小徐在接受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电商平台销售烟卡,实际情况如何呢?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平台在售的烟卡商品不仅数目、种类繁多,还正参与“流行季9折起”的优惠活动,许多产品销量超过六位数。大多数烟卡商品都号称“稀有”“保真”“和天下”“绝版”。
记者注意到,这些烟卡产品都打着儿童玩具的旗号,在产品介绍、详情页面直接喊出“小孩玩具烟盒卡”“小孩子都喜欢玩的烟卡”“有胶有烟味,孩子超认可”等口号,其中一款烟卡商品甚至宣传“小朋友都爱玩,培养小孩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除了烟卡,记者发现电商平台上还有烟卡配套产品烟卡收集册售卖。例如,一款全网热销的产品直接宣称是“儿童之王专用收藏册”。
记者在电商平台A购入了其中一款全网热销20万的烟卡产品,该款商品详情页介绍道:“烟卡市场很乱,真假难辨,越稀有的卡越贵,这是市场规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和烟厂谈合作,保证绝对是国家烟厂正品烟盒,请大家放心。”
[平台]
建议举报
若违规会第一时间下架
电商平台销售烟卡是否合理?相关商品是否通过平台资质审核,符合平台售卖规定?记者就平台销售烟卡商品相关问题咨询了一家电商平台官方客服。客服告诉记者,平台对商家的入驻、相关资质、售卖商品以及售后服务都有完善的审核监管机制。当被问到“烟卡是否符合平台资质”时,客服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表示:“对于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平台是严格禁止销售的,一旦核实确认,我们会第一时间根据规则对商家和商品进行下架,并对商家进行严肃处罚。”
那么,商家把烟卡当作儿童玩具售卖符合平台的规定吗?对此,该客服直接表示:“已经帮您投诉商家了,反馈到相关部门了,您可以在举报中心关注处理进度。咱们平台会认真帮您核实。一旦核实,会第一时间根据规则对有违规行为的商家进行处罚和记录。”然而,记者在咨询过程中自始至终并未表示要举报该烟卡商家。
面对同样的问题,另一家电商平台的官方客服直接建议举报,并告知了举报发起路径和方式方法。该客服人员表示“平台禁止出售违禁商品”,但当记者追问烟卡是否属于该类时,客服并未正面回答问题,表示,“可以发起举报,平台相关部门会加强对商家的监管,若商家或商品存在违规,平台将根据相关规则核实处理。”
[专家]
提供积极健康的
烟卡替代方案
学生们究竟为什么流行起玩烟卡?玩烟卡是否会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女士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
“烟卡之所以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就像一种社交货币,帮助孩子们建立了同伴关系和互动。”据姚女士分析,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卡牌游戏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奥特曼卡片、水浒卡等,这类游戏都存在着竞技性,孩子们通过一定规则赢得或者交换卡牌,不仅增加了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交互动,还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然而,姚女士提醒道:“但烟卡与其他卡牌游戏又有所不同,因为它们与烟草制品存在着关联。许多孩子们在玩的烟卡都是使用真正的香烟包装壳叠成的,这就使得未成年人过早地接触到了烟草制品。”
除了健康风险外,姚女士还提到了烟卡可能导致学生们出现的一些价值取向和行为问题:“有的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烟卡,会采取各种手段,比如动员家人帮忙收集或是翻找垃圾箱,甚至是偷家里的钱去买烟卡。这些不太恰当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姚女士建议家长和老师先了解并理解孩子参与此类游戏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同时应当避免一味指责。她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宜疏不宜堵,可以考虑为孩子们提供积极健康的烟卡替代方案。“比如可以组织其他类型的、健康的、安全的卡牌游戏或桌面游戏,让孩子在这些有一定竞争感和获得感的游戏中找到乐趣的同时也能健康成长。”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