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提出明确要求。
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目前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6000万个,各类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超500个……
在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大科技金融的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建立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王胜邦介绍,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在科技创新活跃地区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比例,鼓励更多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入科技领域。
防风险、强监管是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小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稳健,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于健康合理区间。”肖远企介绍,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830家,资产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28%;中小保险公司163家,资产占保险业总资产的30%。
谈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肖远企表示,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则。“重点对主要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严防大股东操纵、凌驾于中小金融机构之上。”肖远企说。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