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牵头推广“集盒行动” 引领“沪尚回收”新潮流

青年报 首席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侬晓得伐?垃圾分类还能玩出花样经。当了解到咖啡店铺里的牛奶盒也可以用来回收后,1993年出生的上海辰光渣土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经营业务部副主任戴文超,在所在公司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支持下牵头推广“集盒行动”,一个个与咖啡店谈判,最终有22家店参与进来,一起引领“沪尚回收”新潮流。

    “咖啡店里的牛奶用量很大,牛奶盒被当作干垃圾扔掉了,太可惜了。”在一次头脑碰撞的过程中,石门二路街道和辰光公司的负责人探讨了这个问题,双方决定为单品类垃圾分类做一个项目。

    2023年7月14日,“集盒行动”应运而生,该行动的负责人是辰光公司的青年员工戴文超。他告诉记者,“集盒行动”针对石门二路街道辖区内各精品咖啡店铺,开展牛奶盒定向上门回收工作,使废弃垃圾变身为更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垃圾源头产生,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

    作为唯一的项目负责人,戴文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拜访咖啡店,调研情况。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横跨南京西路的高端服务集聚带和苏河湾的滨水商务集聚带,成为他选择进行Citywalk热门打卡地调研的焦点。

    到店后,他向咖啡店的经营者们详细解释了纸类可回收物分类回收价值。通过深入地了解和沟通,他还收集了关于咖啡店对牛奶盒的回收需求、实际产量和末端处理方式的宝贵信息。

    项目启动已有一年多,从最初的14家试运行商户如今扩展到了22家,这一年来共回收处置了1523公斤的牛奶盒,约合37435个。

    戴文超在公司的支持下,与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进行对接合作,使牛奶盒再生材料做成文创产品,完善了循环利用生态链。

    这些年,除了“集盒行动”,戴文超还参与了晶品购物中心垃圾细分类等项目。通过实地考察,他与物业方多次协商,制定了符合商场情况的创新改造计划,制定出运营方案并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完善全流程管理,提升作业人员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操作规范。戴文超表示,未来计划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将各项垃圾减量化工程打造成示范样板。

2024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