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上海首届千企万岗高层次人才交流会现场,人头攒动。受访者供图
刷一刷脸、轻触屏幕,短短15秒,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于同学就在杨浦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暨平凉路街道保利绿地广场专场招聘会的求职机上完成了一次云应聘……当下,以A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模式打破了传统求职的边界,越来越多的招聘会现场引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求职者快速定位到合适岗位,并提供AI简历指导服务,同时助力企业实现精准“人岗匹配”,实现人才与AI的共赢发展。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打开智能求职新模式
“这是我们的‘新同事’——一号求职机,既可以提供政策速递,还能通过人脸识别获得个性化岗位推荐。”……杨浦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暨平凉路街道保利绿地广场专场招聘会上,智能求职吸引了众多求职者驻足、体验,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由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办事处携手保利绿地广场联合举办,活动采用线下招聘和线上同步直播带岗的形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让求职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招聘氛围。“线上观看人数达2918人次,通过专业的直播平台,企业HR实时为屏幕前的求职者解读招聘岗位,解答求职者疑问,使求职流程更加数字化、便捷化。”街道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聘会还迎来了一位“新同事”——一号求职机。据介绍,这个“岗位百事通”汇集了上海市所有用人岗位的招聘信息,求职者通过人脸识别即可获得个性化岗位推荐,还能实时查看上海全市的活动预告,随时掌握就业市场动态。
杨浦区就促中心职业指导师朱晴现场坐镇,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简历修改等服务的同时,指导求职者通过求职机投递简历,现场体验智能求职的便捷。“这个机器的普及,相当于为大家开拓了一个求职渠道,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求职成功率。”朱晴说。此外,她还提醒求职者:要适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求职预期,同时注重提升职场技能。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有23家企业参与,提供76个岗位,招聘人数达238人。现场简历投递数达151份,线下面试125人次,意向录用45人,现场直接录用2人。未来,平凉路街道将不断优化服务,营造和谐的就业氛围,并借助科技元素,助力更多求职者实现就业梦想。
推出AI简历撰写新服务
近日,徐汇区田林街道携手徐汇区总工会,在田林商圈徐汇日月光中心举办“人人乐业职等你来 工会同行乐活田林”2024年家门口的综合就业服务直通车活动,共同开启了就业服务的新篇章。
主办方介绍说,此次活动巧妙地将商圈“烟火气”转化为招聘会的“聚人气”,实现了商圈经济与就业服务的深度融合与“双向奔赴”,让每一位踏入商圈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就业服务的温暖与便捷。
现场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36家领先企业,带来了118个就业岗位,覆盖从全职到兼职的多样化需求,满足全劳动年龄段人群的求职意向。除了丰富的岗位资源外,现场还提供了包括工会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劳动调解服务、AI智能律师、AI简历指导咨询和创业政策咨询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体系。
智联招聘AI简历撰写服务的展位前围着前来体验的人。“我们特别引入了智联招聘AI简历撰写服务作为咨询亮点, 利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高效的简历优化建议,帮助他们精准展现个人优势,提高求职成功率。”工作人员边指导求职者现场体验边介绍相关功能。
此外,徐汇区总工会还推出专属智能律师“徐小援”,为徐汇职工提供24小时免费法律服务。“‘徐小援’能随时随地即时响应用户的服务,用户只需通过公众号的智能法律咨询,即可激活智能律师,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活动同步举办了线上带岗直播活动,共有7家企业的HR来到直播间,线上观看超过38000人次。本次就业直通车活动总应聘人数超过600人,通知面试数150余人次,意向录用近百人。此外,还为70余人提供了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
据悉,接下来,田林街道将继续深化就业服务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拓宽就业渠道,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提供更加多元化、互动性强的就业服务。
提供一站式服务新体验
AI赋能,人才领航。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中智股份、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4上海首届千企万岗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成功举办。近800家企业招贤纳士,总计释放出8000余个针对硕博人才的专业岗位。
活动现场设置了央国企专区、新质生产力专区、科研院所专区、高等院校专区等特色板块,吸引了中国电科、中核集团、中科院等招聘单位参与。当天,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百余所高校以及来自海外和社会面的超1万名硕博人才踊跃应聘,大家来到心仪的企业展位前或浏览招聘信息,或与企业HR交流咨询。各企业招聘人员则耐心地为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招聘岗位及要求,招聘求职双方均热情高涨。
徐汇区招聘企业代表星环科技是技术驱动型公司,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技术人才。现场,相关招聘负责人边收简历边表示:“希望应聘者具备扎实的计算机领域专业技能,也会关注求职者的软性素质,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个人成就动机及执行能力等。”
面对AI技术的崛起,中智股份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李双坦言,AI并非人类的竞争对手,而是可以与人类实现互补的创新力量。她强调,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企业和个人都必须积极拥抱变革,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实现人力资本的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职业咨询、职业妆造体验等丰富的就业服务活动。主办方特别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团,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指导,包括面试技巧、岗位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内容,让大家能够在体验与互动中完成求职。
当天同时举办的2024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大会上,特邀20余位企业高管、风口行业领袖、人力资源专家、AI技术先驱等,以“智能协同 人才与AI的共生”为主题,聚焦AI时代人力资本的战略升级,深入探讨了AI对人力资本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在未来的智能化社会中实现人才与AI的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