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礼用沪语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楼的《共产党宣言》展柜前,市民老党员龚礼一袭灰色长衫,手持一把扇子,用地道的上海话说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光荣之城”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讲演大赛颁奖典礼暨成果展示11月25日在上历博举行。
此次“光荣之城”红色故事讲演大赛展示活动,一改以往的舞台呈现,活动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为背景,设置了6个展示点位,由传讲人在此讲述与展厅内容相呼应的红色故事,勾连出一条声画合一的“红色之路”,引领观众一边看展一边听故事,身临其境走进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体悟血与火共同淬炼的伟大建党精神。整个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在展厅里循着声音前进,介绍工人运动的展板前,市民李明慧、邵培瑾共同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故事。两人原先并不相识,因为都爱好诗文、朗诵而结识,于是组成队伍参赛。“我们讲述了三粒纽扣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读到后很被打动,在演绎的过程中,也希望能够打动更多人。”李明慧说。
新上海人马艳华,党龄36年,她讲述了绮云阁的故事。“这是第一面红旗在上海升起的地方,很有纪念意义。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为了把旗杆撑起来,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马艳华退休前曾是一家企业部门的党支部书记,此前看到红色故事讲演大赛的消息便报名参加了,“我从各方面搜集了一个个资料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绮云阁的故事。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和信仰,我想传达给年轻人。”
“红色之路,有起点,没有终点。”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说,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初心之地、光荣之城。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我们不仅要铭记奋斗的过去,更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源泉,奋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C919的故事,是红色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引导人们迈向美好的未来。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透露,在红色场馆里沉浸式听红色故事有望常态化。通过公共文化配送,红色故事讲演也将深入城市肌理,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下一步的目标,是在今年红色故事讲演大赛的基础上,组建上海红色故事宣讲团,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