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拾起季节的诗篇

心理课上,老师带学生走进自然“捡秋”
青年报 记者 刘春霞

    上海安生学校学生在操场上捡心仪的秋叶。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眼下上海已进入深秋时节,五颜六色的秋叶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伴随着“捡秋”在年轻人中走红,“捡秋”也走进课堂。一些老师将“捡秋”与课堂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放松心情、感受季节的变化。一个简单的捡秋活动,缘何会让人感到解压?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心理课上“捡秋”

    让学生感受自然,体验季节变化

    不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互动,而是大家撒欢在操场上捡心仪的秋叶……最近,上海安生学校高一(1)班的同学们上了这么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这堂课上,心理老师金红芳把同学们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捡秋叶或花朵做一个书签。

    叶子昊同学选了半天,最后捡了一朵掉落在地上的牵牛花。“好看的叶子太多了,我有点选择困难,刚好看到地上有朵牵牛花,就捡了这朵花。”叶子昊回忆说,这堂课上,同学们都很放松,也很开心,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叶子是在哪里捡的、怎么组合比较好看,还一起讨论评选心目中最好看的“作品”,“整堂课氛围很欢乐,大家真正体会到了季节的变化。”

    说起设计这堂“捡秋”心理课的初衷,90后心理教师金红芳坦言,自己平时喜欢刷视频,注意到最近年轻人很喜欢“捡秋”,于是就想跟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心理学科不像语数外那样有固定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开放性更多一些,如果以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来上,学生可能会更有兴趣。而且在他们(高中生)这个年龄段,学了太多的理论知识,平时精神上的思考很多,有机会跟自然接触一下,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体会一下季节的真实,都是很好的。”

    捡秋叶的过程中,金红芳发现,学生个人的状态都投射出来了。“有的学生平时上课不怎么积极,但在这种活动中体现出了很好的美学素养。”她表示,有个学生平时比较沉默,但他做的标签,无论是色彩还是结构,都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搭配和审美能力。

    学生们做好干花书签后,金红芳又让他们给自己的书签取名。而这个环节,也有意外收获,“他们取的名字也投射出了各自不同的心态,有的同学写的是‘枯萎’‘荒凉’,有的写的是‘秋的回忆’‘继续梦想’,这对我们后续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判断或评估,也有一些指导意义。”

    这堂课上,同学们的活跃度明显比在教室里上课要好。而看到这次尝试的效果后,其他心理老师觉得,可以将其拓展到全校其他年级开展。于是,小学部心理教师傅元也在项目化学习中加入了“捡秋”的环节。

    “捡秋”为何能解压?

    走入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一个简单的捡秋活动,为什么能让人感到解压?金红芳认为,对学生来说,在自然环境中上的“捡秋”心理课,是没有任何KPI、没有任何评价标准的,无论是捡什么叶子还是如何创作,学生都可以自己把控,而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没有评判标准,“在这个课堂上,他们跟自然连接,然后输出自己的想法,相当于有一种自我的创造,这个过程有一种放空的作用,所以学生会觉得放松、解压。”

    而年轻人热衷“捡秋”,也是同样的道理。“自然就是疗愈,它本身就让人放松。”金红芳说,自然环境一般空间都很大,身处其中人更能放松,在自然中捡落叶、果子,不用去想别的,本身就是一个放松、解压的过程,所以这样的活动会让人觉得治愈。

    “打破自己常规的生活圈,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是开心的,尤其是‘捡秋’这样的活动,走到自然里,植物不会催你‘快点做’,完全是自主控制的行为,自己能控制快慢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傅元看来,除此之外,“捡秋”是有产出的,“捡秋”的作品能够反复看到,“有些人的减压是最好能看到实物,“捡秋”的成果可以反复看到,就能回忆起当时的是在哪里、跟谁一起、心情怎样、天气如何,这些脑子里都是有画面的,会引起一系列愉悦的反应,也就会感觉比较解压。”

    [特别提醒]

    “捡秋”切勿“伤秋”

    有些植物不可碰

    “捡秋”很治愈,但“捡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首先,就是尊重自然,不要“伤秋”,只捡拾那些自然脱落的叶子、果实和花朵。其次,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进入可能有危险动物出没的区域或不熟悉的地形;要穿合适的衣物和鞋子,保护自身免受划伤或跌倒。此外,不要随意品尝不认识的果实或植物。

    记者从上海疾控方面了解到,确实有多种植物或者树叶不可轻易接触。比如,夹竹桃就是一种剧毒植物,它的花、树叶、枝干、汁液甚至树皮都是有毒的。误食少量夹竹桃的任意部分,均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夹竹桃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主要为夹竹桃苷,有类似于强心的效果,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它还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除此之外,夹竹桃苷还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晕、麻木、昏迷等症状。误食夹竹桃中毒,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上海疾控提醒,缤纷美丽的绣球花也同样有毒。所有绣球花的部位,包括花朵、果实、树皮、种子和叶子等在内,均含有氰苷、八仙花酚等生物碱,尤以茎叶毒性最强。一般来说,由绣球花导致的中毒主要是误食花叶所致,其所含的氰苷会致使细胞无法利用氧气,从而导致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等缺氧中毒症状。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