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作业焦虑、社交焦虑、一走出家门就喊肚子痛……2月17日,上海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启2025年春季新学期,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却面临“开学综合征”的挑战。如何尽快摆脱“开学综合征”,元气满满地迎来新学期,儿科专家一一为你支招。
如何调整开学焦虑?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门诊近日接诊了一名7岁的男孩小宇,他在开学前拒绝整理书包并出现反复腹痛,经过心理评估,小宇的开学焦虑值已达到临床干预标准。
“许多孩子担心开学后面对更多的学校作业和补习班任务,导致情绪紧张、烦躁,甚至产生应付心理或反抗心理,表现为胡写乱写或拒绝完成作业。”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主治医生王莎莎表示。此外,新学期学生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这种心理?王莎莎表示,家长应帮助孩子逐步恢复早睡早起的习惯。饮食上,增加富含色氨酸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减少糖分摄入。日常习惯上,家长可以分阶段减少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逐步用其他活动替代视频娱乐。通过整理书包、划分学习区域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学习环境。
如何能够快乐“收心”?
如何快乐“收心”,元气满满地迎来新学期?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精神心理科朱大倩副主任医师指出,“假期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会导致人们感到紧张、厌倦,甚至对上学或上班产生抵触情绪。
朱医生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假期综合征”的几个特点:它最喜欢“没有规律、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当人们处于这种状态时,它会变得更加强大;它最自信的时候是人们感到疲劳、心情低落或孤单时,因为这时人们更容易接受它的负面观点;它最害怕的是学校和单位里的友谊,当感受到友谊的温暖时,它会逐渐消失。
朱医生还特别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小贴士:提醒孩子开学的方式要因人而异,避免过度唠叨或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