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界、文学界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记录时代风云,书写人民心声

青年报 记者 郦亮

    昨天,上海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举行,这是上海文艺界、文学界工作者的一次大集合。踏着早春的脚步,大会的召开,将是上海文艺界、文学界聚焦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的新的出发。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奚美娟连任上海市文联主席

    把更多青年人

    推向舞台中央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昨天选举产生新一届上海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奚美娟连任上海市文联主席。

    本次市第九次文代会回顾总结了八次文代会以来的工作。指出上海市文联牢牢抓住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让扶持引导的机制更加健全。“八次文代会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创作所需、文联所能,着力提升文艺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全力推动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应该说,过去6年是上海文学艺术界成果丰硕的一段时期,大批精品力作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整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审美。

    会议同时提出,未来上海文学艺术界要继续胸怀人民情怀,回应时代呼唤,以深融合开创构建新格局。要聚焦创作生产、锻造文艺精品,以高质量满足新期待。同时呼吁上海的文艺家们要坚守人生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以修艺德携力培植新行风。

    会后,连任上海文联主席的奚美娟第一时间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奚美娟说,她这个年龄的艺术家已经到了承上启下的年龄。“现在市里强调,要把更多的青年人推到更多的聚光灯下,推向舞台的中央。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就应该做一些承上启下,助推年轻人的工作。”

    奚美娟告诉青年报记者,她从文联主席的上一次任期开始,就更多地关注城市的“两新人员”。现在国家艺术院校毕业生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两新人员”。上海文联作为一个党联系艺术家的桥梁,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体制外的艺术家。包括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重要奖项的评选,也都会兼顾“两新人员”。“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更多地推举年轻人。”

    说到未来,奚美娟表示,她希望上海文联能够在推动上海优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走出国门方面多多发力。去年白玉兰奖获奖演员去了匈牙利演出,反响很好。今年他们还会继续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寻找突破口。

    孙甘露当选新一届上海作协主席

    当好上海文学

    事业的“服务员”

    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昨天选举产生新一届上海作协理事会和主席团成员,孙甘露当选新一届上海作协主席。

    此次上海第十一次作代会总结了十次作代会以来6年的工作。指出在这6年中,上海作家的作品实现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中国作协四大文学奖项的“大满贯”。新吸纳会员351人,会员总数达1921人。新吸纳网络作协会员232人,网络作协会员总人数达577人。“新鲜血液”的加入让上海的作家队伍更为优化,整体水准大幅提高。

    在当选上海作协主席之后第一时间,孙甘露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这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思南读书会的主要策划者,显得相当谦逊。他说,作协主席团和理事会的主要责任,就是为上海的文学事业和作家文学工作者提供服务。“我就是一个服务员,希望能够把这个工作做好。”

    说到上海的文学传统,孙甘露表示,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源地,很多前辈大家都是中国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们值得青年一代学习。他认为,青年一代要学习的,就是看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和经济社会的变化紧密结合,要写出真正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孙甘露到上海作协工作已经40年了。他说自己当时来的时候只有20多岁,可以说,见证了一段时期上海文学的历史和上海作协的变化。“尤其是这些前辈作家和前辈的领导,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我觉得最值得怀念和值得汲取的,是他们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帮助,这才是上海文学事业一代一代能够接续前行的原因。”

    孙甘露说,上海文学事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是冯雪峰先生,还是靳以先生,无论是巴金先生,还是徐中玉先生,他们都不单从事创作,也从事文学的领导工作,同时也从事出版、翻译、文学、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这是上海文学事业一直人才济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话感悟 谈期许 听心声

    王珮瑜

    文代会代表、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京剧演员,一个是京剧教育者。我觉得这两个身份都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想未来,我不仅要扎根演出和教育,也要积极拥抱科技。通过科技,来帮我们做更多的艺术传播,让更多的观众,因为当下的戏曲工作者的努力,而觉得戏曲非常新潮,非常有意义。从而也能亲近我们的戏曲艺术。

    龚天鹏

    文代会代表、青年作曲家

    我生于1992年,是此次文代会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年纪最小的代表。

    时间过得真快,5年前第八次市文代会上,我还作为青年代表给吕其明先生献花。5年来,世界和这个国家,事业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的创作和生活也有很多成长。

    还记得5年前参加文代会时,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让文艺为上海,让上海为中国,让中国为世界”。你知道,交响乐是一个世界语言,创作中国的交响乐的使命就落在了中国作曲家的身上,你怎么用中国人独特的视角去写世界的古典音乐,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破解的难题。5年过去了,对于当年立下的这个小目标,我只能说,这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

    陆铭晖

    作代会年纪最小的代表

    我生于2001年,是此次作代会最年轻的代表。

    这次会议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我很认同这个理念,它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提到“人民”这个词,就知道它的背后是一种人民观,我们应该将此贯彻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我接下来的一个创作计划是目前有一篇大概8000字的短篇小说,预备发在《青春》的三月号上面。更长远来说,我准备在今年逐渐尝试一下中长篇创作。从内容上来看,我准备尝试从个人的流入,更多地转向一种对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表达。

    马伯庸

    作代会代表、著名作家

    本次作代会给我两点印象很深。第一点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第二点是作家要深入生活,作品要反映社会现实。

    这两点在过去的创作中,我一直在贯彻执行。我写的长篇小说《大医》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接下来,我想我的创作还会继续观照现实。会写一些历史现实主义的作品。历史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惜,也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08

2025年02月26日